消息一傳進京,刑部上下腦殼都在疼。
倒不是嫌給的時間太短了,而是太長了。
北云侯世子被殺有好一段日子了,這案子就懸在那里,既證明不了人是靖安王府二少爺殺的,也證明不了人不是龐大少爺殺的。
本來一樁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案子,因為太后摻和一腳,憑白生出了這么多波折來,再加上北云侯夫人和護國公不許驗尸,更甚為了阻攔,不惜燒毀北云侯世子的尸體,還倒打一耙,責怪刑部保管尸體不力。
案子碰到權貴就一個字難。
碰到不講理的權貴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刑部有苦說不出。
現在北云侯劫持稅銀給朝廷施壓,多少人在背后罵刑部無能了,埋汰他們尚書大人懼怕權貴。
可憐他們尚書大人一身正骨,浩氣凜然,只想查清真相,不讓一個無辜之人含冤受死而已。
但凡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案子從頭到尾就不是一個小小刑部能擺的平的,每年刑部大大小小的案子不下百件,有哪樁案子被押到刑場兩回都沒能把腦袋砍了的?
有罪之人不讓殺,要殺無辜之人來頂罪。
饒是見慣了黑暗的刑部,也扛不住這案子帶來的沖擊。
在權力面前,親情就是紙糊的。
只盼著三天時間能早點過去,這案子愛咋地咋地吧,一個破案子把他們尚書大人整的都想辭官還鄉了。
靖安王府。
書房內,王爺坐在書桌前,一向精神奕奕的他一臉倦怠的揉眼窩。
趙管事站在一旁,看的都嘆氣,虎毒尚且不食子,讓王爺狠下心來讓刑部處死自己的兒子,太難為王爺了。
其實以朝廷的律法,齊墨銘雖然打死了北云侯世子,但他并非是故意殺人,只要誠心賠償,是不用被處死的,朝廷多的是過失殺人流放三千里的例子,奈何北云侯世子身份太過尊貴,人家北云侯府不要賠償,就要殺人兇手償命。
見王爺愁眉不展,趙管事道,“聽聞世上有藥能讓人服下與死了無異,世子妃醫術高超,或許她……?!?
趙管事話還沒有說話,就被王爺抬手打斷了。
想也知道這招不可能管用,且不說姜綰愿不愿意幫齊墨銘,就沖當日他和刑部尚書想讓一個死囚代替龐大少爺上刑場,都沒能蒙混過去,何況要處死的是他兒子了。
北云侯一定會驗看尸體的真偽。
想瞞過去根本不可能。
再者北云侯要替自己兒子討公道,辦法多的是,可他卻選擇了劫稅銀觸怒龍顏的方式,本來手握兵權就容易讓上位者忌憚,北云侯可不止握了兵權,如此輕而易舉的就劫持了稅銀,西南十三州可以說盡在他手了。
等北云侯世子被殺一案了結,皇上就該著手削他北云侯手里的兵權了,這幾乎是滿朝文武的共識了,他北云侯能不知道?
北云侯能做出為兒子報仇,最后把爹都搭進去的蠢事?
現在連個外室都敢公然嘲諷北云侯夫人,北云侯是鐵了心要反了。
嘆息一聲,王爺道,“去和刑部尚書說一聲,讓他結案吧。”
王爺的聲音從來沒有這么虛弱過,虛弱的趙管事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但他知道,王爺身為將軍,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兒子,讓天下百姓受戰亂之苦,即便二少爺活下來,也會受人唾棄……更何況,二少爺殺人是事實。
人總是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的。
趙管事沒敢多問,這時候,王爺起了身,也不知道是起猛了,還是怎么的,王爺突然一陣暈眩,險些跌坐回去。
趙管事嚇了一跳,“王爺……?!?
“王爺保重身子骨,您有什么不適,我差人去請世子妃來。”
王爺擺手,“無礙,你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