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臉色肅冷,眼神凌厲。
別說齊墨銘只是成王的兒子,就是貴為太子,為了天下黎明百姓也要有犧牲的覺悟,遑論這禍端就是齊墨銘引起的。
他成王的兒子是兒子,那些為朝廷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就不是別人的兒子了?!
太后的自私與狹隘,令皇上憤怒。
常公公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粗喘,就從太后這護孫兒的勁頭,皇上怎么可能允許齊墨銘活著呢?
這些年,成王膝下無子,太后沒有指望還攪的皇上后宮不得安寧,現在蹦出來個成王遺孤,太后能消停?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可能啊。
齊墨銘有太后和護國公扶持,不說搶皇位吧,鬧騰也能也夠皇上頭疼的了。
現在齊墨銘闖下大禍,他是靖安王的兒子,皇上都容不得,更何況是成王遺孤了。
正想著,就聽太后聲音哽咽,帶著憤怒道,“成王暴斃,哀家白發人送黑發人,他膝下僅留了這么一條血脈,皇上就一點不念手足之情嗎?!”
這話聽得常公公目瞪口呆。
太后是瘋了嗎?
她居然和皇上提成王和他的手足之情。
成王和皇上是手足沒錯,可有半點兄弟之情嗎?
怕皇上和先太子爭儲君之位,沒少暗地里使絆子,皇上幾次被成王送到閻王殿前,這些往事,常公公都還歷歷在目,太后竟然忘的一干二凈了。
他要不要提醒太后一聲,皇上后背上托成王的福留下的傷疤還沒消呢,當年太醫可是說只差一指甲蓋的距離,皇上就神仙難救了。
這樣的兄弟感情,誰要誰拿去啊。
皇上就那么看著太后,眼神越來越冷,看的太后恍惚反應過來自己說了些什么,她倒沒有心虛,先皇駕崩后,她貴為太后,僅憑一個孝字就壓的皇上不能把她怎么樣了,何況她扶持護國公,在朝中地位舉足輕重!
想到這些,太后心底就氣,雖然北云侯不是她提拔的,但要不是她一手扶持起來的護國公保舉,北云侯哪來的步步高升,封侯拜將的機會?!
如今翅膀硬了,連護國公都不放在眼里了,還要她孫兒的命!
這樣的亂臣賊子,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太后閉緊眼眸,鳳袍下的手握的緊緊的,道,“梅側妃的事,哀家會給靖安王一個滿意的交代!”
丟下這一句,太后轉身離開。
御書房外,王爺并沒有走,他武功高強,御書房隔音效果并沒有多好,太后和皇上的談話,王爺不說聽得一清二楚,但凡聲音大一點,他也能聽個七七八八。
王爺臉色冰冷,他倒是想知道太后會給他一個怎樣滿意的交代。
太后走后,王爺又進了御書房,待了足足半個時辰,方才離開。
這邊王爺前腳回府,那邊太后的人就到了,前來的還是太后的心腹寧嬤嬤。
進了府之后,就直接去找了梅側妃,看到寧嬤嬤,梅側妃笑容滿面。
當初要不是寧嬤嬤及時帶人趕到刑場,齊墨銘早人頭落地了,知道齊墨銘是成王遺孤后,寧嬤嬤對梅側妃一向和藹,寧嬤嬤是太后最信任的人,梅側妃也存心討好,兩人關系不是一般的融洽。
看到寧嬤嬤來,梅側妃忙道,“寧嬤嬤怎么來了,可是太后有什么吩咐?”
寧嬤嬤臉色一如往常,帶著幾分笑容,說溫暖也溫暖,說梳理也梳理,她四下掃了一眼,梅側妃就趕緊讓人退下。
寧嬤嬤看著梅側妃道,“二少爺的身世,王爺已經知道了……。”
才說了一句,梅側妃臉色大變,如遭雷劈,膝蓋一軟,要不是挨著桌子,她能直接癱地上。
寧嬤嬤看了一眼,繼續道,“皇上是要賜死梅側妃你,但太后極力保下了你,我此番前來,就是帶你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