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嫣放的煙霧彈,姜綰并未放在心上,也想了應對之策,但這流言對除了她之外的人,就是驚天大聞了。
頭一個就是河間王府。
捧在手心里養大的姑娘竟然不是姜大老爺和姜大太太親生?
這怎么可能呢?!
那他們河間王府豈不是沒有女兒了?
姜家少爺不同意,因為這樣他們就沒有妹妹了。
姜家小少爺更不同意,因為這樣他們就沒有姐姐了,誰敢和他們搶姐姐,他們絕不同意!
姜老王爺聽道流言時就拍爛了張桌子,姜老王妃氣的心口痛,差點病倒,都要查流言源頭,給孫女兒出氣。
但氣歸氣,氣過之后,又開始慎重對待了,他們對姜綰那是沒話說,不管是誰生的,姜綰都是再他們膝下長大的,就是他們的孫女兒,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但如果護國公大老爺和大太太真的是姜綰的親生爹娘呢?
如今護國公府犯下的是誅九族的死罪,在查清成王被殺一案中,姜綰和齊墨遠立的功勞是最大的,自然在處置護國公府上,他們兩在皇上那里的分量也是最重的。
護國公府長房并非是有意扔掉女兒,說到底也是被人算計的可憐兒,生了這么個好女兒,卻不能養在身邊,反倒給他們帶來了那么多的歡樂。
他們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耽誤姜綰救她的生身父母,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姜大老爺要救姜大少爺的原因。
因為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不會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處理問題,于他們而言,多一個疼姜綰,對他們并無妨礙。
對四起的流言,姜老王爺的態度是,“隨他們傳去吧,我河間王府不必理會。”
算是默認了流言屬實。
河間王府的縱容態度,直接在百官中炸了,同朝為官,大家都知道姜老王爺的性子,那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對靖安王世子妃就更是疼的沒話說了,試問歷朝歷代,有幾個祖父能做到為孫女兒連早朝都不上,就為了給孫女兒退婚的?
那些一邊倒要對護國公府落井下石,趕盡殺絕的都在掂量了。
如果護國公府大老爺和大太太才是靖安王世子妃的親生爹娘,那皇上肯定不會殺他們了,他們一定要皇上處死他們,豈不成靖安王世子妃的殺父仇人了?
護國公府長房本來就無辜,就是護國公太可恨了,現在抓不到護國公,就拿護國公府撒氣,死兩個無辜之人于他們沒有半點好處,為此得罪靖安王世子妃不值得。
有不少大臣見皇上遲遲不處死護國公府大老爺,接連上折子,有還沒有送到皇上跟前的,趕緊撤回來了。
常公公荷包收到手軟,不下十幾個大臣給他塞銀子,托把他擺到龍案上的折子換一下,從嚴懲不貸換成替護國公府長房求情。
這群墻頭草,欺軟怕硬的典型,常公公錢收的一點都不虧心。
流言傳到太皇太后耳中,太皇太后當即傳召姜老王妃進宮,太皇太后問姜老王妃的時候,姜老王妃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不知道是說實話好還是撒謊好,好在這時候,齊墨遠和姜綰到了。
姜綰給太皇太后調制了些養身丸,本來齊墨遠送進宮就行了,這不是事關她的身世么,便借著給太皇太后請平安脈的機會把這事處置一番。
看到姜綰,姜老王妃眼底都帶了淚,“綰兒。”
姜綰喚道,“祖母,我還打算和相公給太皇太后請了平安脈后就去河間王府給您和祖父請安呢,沒想到在太皇太后這里遇上。”
姜老王妃心疼道,“街上的流言,你聽說了?”
“嗯,”姜綰輕點頭。
“那你……?!?
這樣子好像并沒有傷心,不應該啊。
姜綰笑道,“人家故意放出來的流言,我要上當了,豈不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