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承,要么完全掌握其中的力量再使用,要么就命在旦夕的時候使用,這讓言承不禁對那個三水真人有些恨得牙癢癢。
要完全掌握一門就是不曉得要多久的時間了,要全部掌握,那豈不是要自己每天就埋頭參悟這些道術?
這就像面前擺著一大堆山珍海味,結果不讓你吃,你說這氣不氣人?
因此言承也不敢亂用其他的道術了,決定先從納靈法這自己最熟悉的一塊下手。
再次回想起納靈法的心法口訣,言承慢慢地靜下了心來,全身心都投入到其中。
參悟參悟,說白了就是完全掌握這門傳承其中創造者的心思,這個難易程度完全取決于,當初開創這門道術的人的能力。
道術的品階分類也是按照這個參悟的難度來算的,越難參悟的道術功法,品階一般也就越高。
當然,也不是隨便胡謅那么些字就行的,必須要里面帶有某種道理才行。
越難讓人完全參悟出來的,一般威力也就越大,這是修仙界的標桿。
納靈法的全文并不多,也就百來字,言承仔細琢磨著其中每一個字,這不就是翻譯嗎?我在行!
雖然這個世界的文字和前世不同,但在文言文這方面,也是大同小異,這也是言承被稱聰慧的原因。
在清河,兩歲就能開口讀書認字的,也就言九公子獨一份了。
所以其實并不是言承天生神童,而是兩世為人,他在理解能力這一塊,自然比普通的小孩兒要強得多,才會有神童這么個稱呼。
而在翻譯古文這一塊,連上輩子博大精深的漢字都沒能難倒我,你算老幾?
因此這納靈法的參悟,倒是出乎預料的順利,僅僅用了兩個時辰,言承就一一理解透徹,這就算是掌握了納靈法的全部了,也不用擔心自己會因為納靈法用的太過而折壽。
而隨著完全掌握了納靈法,言承也是赫然多出了一種新的感覺,就仿佛自己跟天地都化成一體了一般。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言承這會兒分明坐在地上,卻有一種自己就是漂浮在空中的錯覺。
屁股下的冰冷堅硬的泥土仿佛不復存在,自己的身體這一刻就升到了高空之中。
他可以感覺到空氣中水汽的飄動,也可以聽到微不可察的風聲,這一刻,言承仿佛跟天地萬物都連接在了一起。
言承很想睜開眼看看,但這種異常美妙的感覺讓他根本舍不得睜開眼,生怕一睜開眼,這種感覺就轉瞬即逝再也找不回來。
這就跟修仙者們突然抓住了突破的契機一樣,一旦被打斷,那么要想再突破,運氣不好沒個二三十年都找不回來。
言承突然生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我這該不會是要突破了吧?
按道理來說也不應該啊,這才剛突飛猛進不到十天,別人分神境突破一個境界要用數十年,我就縮短成了十天?
言承暗自否定了自己這個猜測,真這么迅速的話,那不是再過個把月自己就成散仙了?
二十一歲的散仙,別說神州了,就算是翻遍整個修仙界的歷史也沒一個啊!
不過雖然言承很珍惜這種美妙的感覺,但美好始終是短暫的,不到一刻鐘,那飄飄欲仙的感覺就慢慢消失。
言承這才睜開了眼,眼中還有些回味著剛才的感覺,那種天人合一一樣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
睜開眼言承才發現,自己依舊是在地上,并不是在空中。
言承皺了皺眉,再次閉眼凝神靜氣,隨著心里頭安靜下來,那種和天地連在一起的奇妙感覺再次出現。
言承的嘴臉不由自主地上揚,他不知道這對自己的實力有沒有提升的作用,但僅僅是讓自己感覺舒服就好了。
不過他也不是個貪圖享樂的人,縱然喜歡這種感覺,但還是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