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班師回程,已經進入七月初,待數萬大軍安營扎寨后,陸凡等將官便急匆匆地趕到了總兵府議事。
此時陸凡的手中,是一封情報,看完后,他傳給了麾下眾將觀看。
“皇明大同鎮軍情司情報處總旗李九安謹呈,為曹文昭洛陽大敗,喪師失眾,中原賊情洶涌事。
崇禎三年六月十七日,賊李自成、張獻忠、丁修合師八十萬眾,于洛陽城外三十里處,團團圍困曹文昭部猛攻,饑兵潮涌,官軍難支。午時,賊用百門火炮齊攻,官兵潰敗,除騎部外,官軍十不存一,總兵曹文昭血戰力竭陣亡,副將曹變蛟僅存千余騎突圍,不知蹤跡……”
這份情報,出乎陸凡的預料。
在他的印象中,歷史上李自成等人徹底成了氣候,怎么著還得有幾年的時間,誰曾想,這才崇禎三年,流賊大軍就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侯爺,這兩年,流賊越剿越多,殺之不盡。除了各地饑民逐漸增多的原因外,主要原因,還是朝廷的不重視!”
楊萬里看完情報后,起身道“說起來,或許是因為咱們大同軍太強的原因,連建奴都可以輕易壓著打,這使得朝堂百官乃至崇禎,都產生了一種大明官軍很強的錯覺!”
“正因此,朝堂對于流賊,根本沒有怎么重視,關注的重點都是在商稅這方面,自始至終,也只是下旨派遣了曹文昭一支官軍剿匪。”
“本來以曹文昭麾下兩萬余名官軍,面對中原各地肆虐的流賊大軍就已經極為吃力了,但朝廷那邊,卻依然不滿意,尤其是咱們那位崇禎帝,圣旨一道接一道發出,催促官軍趕緊進攻,盡快將流賊清剿干凈。”
“然后,曹文昭被催促的急了,急于尋求流賊主力決戰,在洛陽城外,因為過于冒進,被流賊大軍團團圍困,最終全軍敗亡!”
說起這些,楊萬里唏噓不已,殷澄更是不爽的瞥了瞥嘴,“咱們這位崇禎帝,水平菜不說,偏偏癮還大,不懂軍事卻喜歡瞎指揮,曹文昭在大明一眾高級武將中,也算是極為出色了,結果這死的太冤了!”
陸凡擺了擺手,道“諸位也看到了,流賊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也在不斷的適應戰爭,以前只會驅使流民一股腦的亂沖,而如今已經開始學會使用戰術和火器了,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沈煉等人應聲附和道“流賊戰術出眾,善用伏兵,曹總兵輕敵冒進,惜有此敗,我軍需引以為戒,情報不明,哪怕有圣旨催促,也決不可進……”
“根據情報所述,流賊中有不少是曾經的邊軍,馬軍眾多,步騎相合,這也使得流賊很難被徹底剿滅,畢竟以騎兵的速度,一心想逃,確實難以一戰全殲……”
“從以往流賊的作戰風格來看,流賊極為重視火器,每下一城,必先收羅大炮,論火炮威力,反而比之中原各城守軍的火力還要強盛,此事,不能不重視……”
“中原作戰,不比塞外,在塞外作戰,咱們大同軍可以就食于敵,但在中原地區,都是大明百姓,官軍反而放不開手腳,因此只能極度依賴后勤保障。但流賊卻不同,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劫掠搶奪一切,然后裹挾百姓繼續前往下一個地區,如同滾雪球般,勢力只會越來越大……”
麾下眾將各抒己見,陸凡傾聽半晌后,緩緩出聲道“曹軍近乎全軍覆滅,流賊此時應該已經拿下了洛陽,以洛陽之財富,想來實力會進一步提升,若你們是流賊首領,接下來,會如何做?”
楊萬里抱拳道“侯爺,自古以來,都是據河洛以爭天下,洛陽失守,以流賊大軍的實力,勢力很快就能席卷整個河南,隨后威逼京師。”
“在外界看來,曹文昭大軍覆滅,我大同軍出塞征討蒙古,宣府鎮邊軍早已潰爛不堪,李自成等人只要有爭霸天下之心,必不會錯失這個良機,十有八九,流賊大軍會向著京師之地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