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娘,喝他娘,吃著不夠有闖王。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一路巡視,夏安國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歌謠了。
這句在中原各地極為流行的歌謠,如今在京城中也早已泛濫了,不僅不少百姓興高采烈的等著闖王入城以后不納糧,就連守城的不少士兵,也是抱著這種心思。
如今的京營士兵,基本上算是徹底廢了。
要么等著大同軍來勤王,要么等著闖王入城不納糧,自始至終,夏安國沒有聽到一句要忠君為國報效大明的口號。
大明,整個根子已經(jīng)爛了,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軍隊,全都爛了!
“呵~闖王來了不納糧?”
夏安國冷笑一聲,流賊就是流賊,哪有一點要做天下的準備。
想做天下,不納糧,國庫沒錢,你李自成能變出銀子來治理國家不成?
就算是號稱世外桃源百姓樂土的大同鎮(zhèn),永昌侯也只是許諾開荒之田免稅兩年,何曾說過可以永遠不納糧?
“大人,其實闖王來了不納糧也沒說錯!”夏安國身旁,親軍頭領(lǐng)悠悠地嘆了口氣,“因為入了城,百姓的糧食都被搶光了,哪還需要他們主動納糧?”
“這個.......”夏安國一愣,有些遲疑道:“李自成等人若是入了京城,那基本上就是改朝換代了,闖王要是做了皇帝,總不能還和以前一樣再搶老百姓手里的錢糧吧?”
親軍頭領(lǐng)搖了搖頭,“流賊就是流賊,有些賊性是根本改不了的,別太高估了他們!”
夏安國依然有些不信,道:“說句大逆不道的,咱大明太祖爺,當初也是義軍起家,和闖王有什么區(qū)別?奪得天下后,不也是開始關(guān)心百姓,國家被治理的好好的?”
“那不一樣!太祖當初實力做大后,可是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有著地盤根基,有著完善的軍政體系,就連治理地方以及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也是極為明確。但闖王這些流賊,他們除了會一路搶一路殺之外,還有什么?”
“按你這個說法,我怎么突然間覺得,那永昌侯陸凡,和咱大明朝的太祖,有些相似呢!”
話落,夏安國沉默不語,心中不斷權(quán)衡著利弊得失。
本來他心中也是有著打算,若是闖王大軍真的兵圍京城,實在不行,他便打開城門迎闖王入城,好歹還能混個功勞,以后新朝中,未必沒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此刻,他突然又覺得還是再等等吧,萬一這邊剛降了闖王,結(jié)果這賊首皇位都沒坐穩(wěn),后續(xù)就被陸凡給滅了,那他這個投敵賣國的京營總兵,可就慘了!
“總兵大人,卑職覺得,與其想太多,您不如還是先殺幾個擾亂軍心的士兵立威吧,不然按照這個情形,流賊大軍一到,恐怕一天都守不住,城門就得被人打開了!”
夏安國苦笑著搖了搖頭,“京營中多是勛貴子弟,軍官后代,對本官壓根就沒有什么敬畏之心。我若是敢殺人立威,恐怕不用等流賊大軍到來,京營那群兵油子,就得先嘩變了!”
親兵頭領(lǐng)嘆了口氣,“看來,這大明朝,真的要亡了!”
..........
城墻上,京營士兵根本無心守城,懶懶散散的,要么在等著大同軍勤王,要么等著闖王大軍入城,絲毫沒有一點大戰(zhàn)前的緊張氛圍。
而城中,百姓更是走街串巷的聚在一起,一個個互相商量著。
“聽說了嗎?皇帝已經(jīng)跑了,有人親眼所見,由幾十個太監(jiān)護送著從南門跑了?”
“真的假的,連皇帝都跑了,那這北京城還守什么勁,不如直接打開大門迎闖王進來得了!”
“誰說不是呢,闖王不殺人,不愛財,不搶掠,而且還不用納糧,以后他老人家做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