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點點流逝,不少考官臉上已經開始有冷汗沁出。
有些考官有心想要提醒寧毅盡快作答,但大殿上首,皇帝陛下正端坐龍椅之上,俯視著下方的一切,這個時候,誰敢有小動作?
除了等侯之外,根本無計可施。
就連王延,此時也是臉色鐵青,心里,已經開始在盤算著,事后,該如何跟陛下交代了。
大乾在新世界立國后的第一次科舉,結果被他給弄成了笑話,此事總需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在王延看來,這事一個處理不好,自己的仕途生涯恐怕就要到頭了。
而就在考官們已經不抱希望時,一直遲遲不曾動筆的寧毅,終于開始有動作了。
這一刻,他終于想明白了。
無論是單純的聯盟,或者單純的武力進攻,都不合乎皇帝陛下的心意。
乾帝陸凡是位雄才偉略之輩,自然明白如今的大乾,需要休養生息,需要穩定個兩三年來提升整體國力。
但他卻遲遲沒有表態,很顯然,陛下既想多出幾年的發展時間,但卻又不想在與明國聯盟后,也給了明國提升實力的時間。
皇帝陛下想要的,是一個兼顧二者的方案,在與明國聯盟爭取到了休養生息時間的同時,還能令明國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來提升國力。
而這,滿朝文武沒能給出一個合格的答案,因此,這個問題,便被搬到了殿試中。
或許,陛下是想在這些沒有黨派利益之爭的考生身上,尋到一些不同的答案。
想通了這些,寧毅頓時明白自己該如何作答了。
他也明白之前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如今時間緊迫,因此提筆后,直接撇開草紙,定了定心神,而后直接開始動筆,在答題紙上開始做答。
“一統大江以南,以南伐北,既而統一天下,乃我大乾之大勢!”
“此勢,無關其他,乃大乾必經之路。由此可以判斷,大乾與明國之間,必有一戰!”
“大乾初立,陛下立法治,清世家,分田地,免賦稅,征軍士,煉火器.......如此種種,實乃天朝上國萬民歸心之舉。”
“然我大乾立國時日太短,百廢待興,今雖有盛世征兆,但卻急需時間來消化提升,既而轉化為真正的國力。”
“有鑒于此,學生認為,與明國結盟,此事可行!”
“聯盟之事可行,但如前文所說,大乾與明國之間必有一戰,大乾需要時間來提升國力,明國亦是如此。因此,學生建議,在聯盟的同時,我大乾可以通過非武力之法,來削弱明國國力。”
“不通過軍事手段來削弱明國國力,學生有二法。”
“其一,名為做空,乃是商戰之法,具體方法如下.......”
“其二,名為傳銷,此法劍走偏鋒,過于陰毒,具體方法如下.......”
因為時間有限,寧毅作答時快速的將自己心中所想寫下,并沒有如其他考生般仔細的斟酌語句,因此文章看起來有些半文半白。
不過對此他并不以為意,他早就通過之前大乾朝廷的一系列政策中分析出來。
整個大乾,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地方官員,都是極為務實的作風。
云里霧里花里胡哨的東西他們并不喜歡,反而是簡單明了直指問題本質的回答,更能贏得皇帝以及朝中重臣的青睞。
行云流水筆走龍蛇,當他將最后一個字寫完時,考試時間恰好結束。
而后,在王延“大乾帝國第一次殿試結束”的聲音中,寧毅長舒了一口氣,然后看著臉色鐵青的考官,在收起他的試卷時,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
至于自己什么時候得罪了考官,寧毅心思剔透,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