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里的香包,香包成袋形,上面做了活動拉繩。
整個香包應該是青綢制成,藍土布里,邊鑲青斜紋布。香包青綢面中織圓形團花,團花上用多色絲線繡變形的雙鳳穿牡丹紋樣,左右兩鳳共以牡丹作身,揚翅擺尾,昂首高鳴。
兩側為紫花緞繡花草紋,中間為蘭花綢繡蝴蝶紋。包口最上端青斜紋布上鎖繡蝶戀花、書卷飄帶等紋飾。煞是好看。
我把香包舉到鼻子前,還沒有湊進鼻子,就能聞到從香包里傳來的一陣陣香味。
像茉莉花,但和茉莉花的香味略有不同,其中好像還夾雜著其他花的味道。
我是分辨不出來的,但是這么多種味道混合在一起,不刺鼻也不難聞,反而像是化繁為簡,化成了一股清秀淡雅的香氣。
細細一聞,似乎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我珍惜的把香包放進了法器包里,再抬頭的時候,正好看到瘋老頭從驚訝轉換呆滯的表情,嘴角似乎在喃喃自語著什么,但由于聲音太小,我聽不清楚。
蔣師伯也是一副激動而欲言又止的表情,就連朱勤壽臉上,都有著一副很羨慕的樣子。只是了宏反而一副得意的樣子。
這一幕看得我好奇心起,但是也不敢胡言問些什么。
但是在后來,因為某些事情,我去了一趟蘭姨所在的苗寨,才知道為什么當時瘋老頭的神情會那么復雜。
蘭姨所在的苗寨是不足外人道的,這個苗寨有個約定俗成的習俗。
苗寨里的姑娘一旦喜歡上了一名男子,便會把自己親手繡好的香包送給心上人,如果那名男子接了,就說明是互相喜歡,可以在一起。
如果男子不接,或者是拿出另一只香包,那就證明他不喜歡眼前的女子,或者已不是單身了。
當然,蘭姨送給我們的香包自然不是這個意思。
在蘭姨所在的苗寨里,送香包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長輩送給晚輩,代表喜愛和親熱。
如果是長輩送給不是苗寨的晚輩,那就代表著把這個晚輩,會當做自己的后代一樣愛護。
也是我后來才知道,蘭姨送我們香包的含義。當時我就感動到流淚,只是那時候,蘭姨
這是后來發生的事情,這本書的后面會說到,我們還是把目光放回到現在。
見到我們都收好香包后,蘭姨微笑著點了點頭,拿出另外三個香包,交給我,說道“了宏的徒弟也有的,這三個是給正為、正純和正清的。你收好,回去之后幫我轉交給他們。”
我一點也不好奇蘭姨是怎么知道的我們這一輩的人的名字的,瘋老頭、了宏和蔣師伯看樣子都和蘭姨很熟,蘭姨要是不知道那才叫奇怪。
我點點頭,收好了香包后,陰山哥難得的開了口“那我們做什么?”
瘋老頭這時也回過了神,看了看陰山哥,換了一種柔和的語氣說道“這里的事情發生第二天,相關部門便派了人來進行了初步的隔絕。那些慘死之人的魂魄也都被禁錮在了百家村的范圍內,我們要做的,就是處理這些魂魄。”
陰山哥點了點頭,不再說話了。
我正想開口,瘋老頭早就察覺到了我的想法,在我臨開口之際,瘋老頭瞪了我一眼,說道“不許再問了!聽我安排。”
我硬生生的把涌到嘴邊的話吞了下去,只得悻悻的開始整理起法器包。
而其他人也都散了,各忙各的事情。
瘋老頭帶著那三名道士出了門,具體做什么我是不知道的。
瘋老頭出門之后,了宏和朱勤壽也出了門,祠堂里就剩下蘭姨和我們幾個小輩。
一直到天逐漸黑了下來,瘋老頭他們才回來,我們簡單的吃了些自帶的干糧后,瘋老頭要求大家早點休息,因為明天會有一場硬戰。
了宏和朱勤壽不知道從哪里抱回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