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拿手機查完,繼續瀏覽的同時告訴說“前幾個月上市時候發行十七美金,現在二十二美金,這家公司總市值才二十三億美元左右,如果按照區間頂格價收購,我們這代價有點高啊。”
尹副總笑道
“去年年底靠著概念,沖高到三十六美金出頭,最近又跌下來了,我們主動聯系那家主權基金公司,挨宰也正常。
關鍵是這么一來我們的持股份額就能達到百分之二十出頭,公司ceo很討厭這家基金會的非執行董事,希望我們借機趕走他,而且愿意跟我們談一談合作開發,成立新公司的細節,到時候說不定能從上面要一些政策支持,跟那么龐大的潛在市場相比,現在花點錢也合理。”
范連城同樣明白這些道理,追問說“那家主權基金公司同意溢價打包賣給我們?特斯拉的業績表現究竟有多慘淡,才讓投資人對它的未來這么沒信心。”
“業績確實慘,而且新車研發耗時耗錢,跟互聯網企業一樣,錢跟水似的源源不斷流淌出去,大規模制造車輛和折騰些超跑不同,工廠、生產線、銷售渠道、運輸維修等等環節,都要靠錢來打通,我估計短期內肯定看不見掙錢的希望,就看能不能一直拿到資金維持下去。”
尹正暉副總裁預感到這行有前景,可一想到發展期間有多困難,心里也有些搖擺不定。
老范抬頭瞄了眼,沒說話,這些行業他不懂,反正只要懂的人說能投資,他就說服董事會掏錢,很簡單。
范連城有段時間沒了解這家公司,此刻說道“直接把工廠搬到我們這邊,低價高素質的勞動力有了、廠房很便宜,還有稅收支持和完善的配套零部件,這么一來豈不是很省錢?”
尹副總琢磨完,覺得好像很合理,論起創業生產成本,內地比美國更有優勢,把一些研發實驗室留在加州就行,回答道“跟我談這些沒用,先想想這次收購能不能談,如果可以談,成了股東以后你親自去一趟美國,想個省錢方案告訴那位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