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業務的總規模已經上升至四千多億人民幣,堪稱國內第一名,勉強能夠一較高下的只有背靠余額寶業務的天弘基金,而且范連城還在天弘基金里面占股近兩成。
這么一計算,就有點嚇人了,最近三年時間整個基金業務堪稱爆炸式增長,誰讓它確實很會掙錢呢,抓住了包括互聯網、移動終端、白酒、基建、醫療等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機遇,就連大爺大媽都知道了范連城有多牛。
因此一篇名為《中國式金融大鱷》的文章橫空出世,又一次將范連城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等于免費幫助Fans基金做了次牛氣的廣告,讓更多人了解到范連城在最近幾年究竟做了些什么金融生意。
在這2014年的九月份,指數一改低迷形勢,重新站上了兩千三百點,人們本就對投資領域重新開始關注,而且還涉及到范連城,就更加引人矚目了。
作為唯一能跟老李掰手腕的年輕富二代,由于老范的緣故,范連城很少被當成“賭城人”來看待,本就自帶光環,如今人們發現原來他比想象中更加厲害,通過一家基金公司掌管四千多億人民幣的資產,投資數十家A股龍頭企業,因此更加驚為天人。
說白了,這些業務之所以能成長起來,主要是投資者相信范連城不會坑人,在一幫高風險型理財產品里面顯得更加靠譜,廣大投資者們苦于沒有出色的理財渠道已久,要不然余額寶也不可能以驚人的速度擴張,達到讓銀行業都為之震驚的規模。
無數基金經理、分析師、操盤手們的功勞被掩蓋,風頭被扣在了范連城的腦袋上,他也看見了這篇新聞,并且第一時間打了個電話,讓人趁熱打鐵,推出些QDII基金、私募等,細分出更多投資方向。
尤為重要的是半導體基金業務,嘗試多拿點錢回來,主要打算用于投資扶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等于想拉著投資者一起賭未來,試圖從中牟利。
說句讓人吹鼻子瞪眼的話,錢這東西確實越掙越好掙,這么些年真沒遇過什么大風大浪,這要感謝老范辛苦花費三十多年,幫忙打牢了基礎。
看見新聞,范連城談不上沾沾自喜,只覺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未來還得多努力,幫投資者們管理好資金。
早年只想找事做掙點錢,完沒想過能有今天,就像他沒想到吳安韻居然用老號碼主動聯系自己。
以為她回國了,范連城通過電話問完才發現不是這么回事,吳安韻僅是語氣低落地讓他去一趟圣托里尼,有重要的事情要談。
就這么滿頭霧水,當天便請假去了機場。
老實說心里稍微有那么點小激動,以為她想敘敘舊情、交流人生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