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名小仙女冥冥中居然可以影響到孫悟空的命數(shù),且讓我卜上一卦,看看到底有何玄機(jī)。”
元始天尊推算到青瑤仙子的身上,不由一愣,此女很有可能是孫悟空的應(yīng)劫之人,立刻來了精神,開始仔細(xì)推算。
片刻之后,元始天尊眉頭一皺,居然卜出了一個坤卦。
此卦應(yīng)在青瑤和孫悟空的身上,表明青瑤對于孫悟空來說,乃是福星,冥冥中便可助孫悟空一臂之力,讓孫悟空扶搖直上,得成大道,
正所謂地勢坤,以厚德載物,含章,可真,或從王事,是一等一的輔臣卦象。
這就很奇怪了,一個小小太乙仙子,天庭女官,有何能耐可以輔佐現(xiàn)在如日中天的齊天大圣?
一時間就連元始天尊,都沒有能悟透其中的玄機(jī)。
不過這世間凡事都不是絕對的,有陰就有陽,有正就有反。
坤卦的前五爻都很好,唯獨最后一爻,上六,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乃是大兇。
如果一個人臣做到了最頂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心里有了不忠之心,便會和自己的主上爆發(fā)沖突。
要么謀朝篡位,自己從坤卦變成乾卦,成為新的主上,要么被主上察覺出異心,下手除掉,所以這最后一爻,充滿了爭斗和血腥。
如果把這名女仙策反,讓她生出背叛之心,那么在將來的某一段時間內(nèi),就一定會應(yīng)在這最后一爻之上,那段時間,就是孫悟空運道最低的時候,最容易被人除掉。
于是元始天尊發(fā)下敕令,把廣成子和南極長生大帝叫到了玉虛宮,對兩位天界大佬吩咐了幾句。
廣成子和南極長生大帝得到元始天尊的指示后,領(lǐng)命離開了玉虛宮,從天界下凡,偷偷來到了大唐國的國都長安城。
“道兄,此事為了不讓孫悟空察覺,你我需要從長計議啊。”
廣成子低聲對南極長生大帝說道。
“道兄放心吧,你安心返回九仙山桃源洞,為我大唐國境內(nèi)的道門眾弟子坐鎮(zhèn),我潛入天師觀,去制服那個道門叛徒,只要控制了她的神魂,自然便會乖乖為我們所用,作為一枚棋子,打入孫悟空的內(nèi)部,以待他日如天尊所說的那般,龍戰(zhàn)于野。”
南極長生大帝根本就沒把一個小小的太乙金仙放在眼里。
“這那好吧,那便有勞道兄了。”
廣成子其實更傾向于用道門感情去拉攏青瑤,徐徐圖之,不過南極長生大帝的方法也未嘗不可,而且方便快捷,所以最終沒有反駁。
看著廣成子離去后,南極長生大帝隱遁身形來到了城南的天師觀,神識掃過整個天師觀后,便施展神通,直接附身在鼎陽真人的身上,開始暗中找機(jī)會對青瑤仙子下手。
“有了!”
在北俱蘆洲苦思多日的孫悟空,終于想到一個把燭龍勾引出來的好方法。
燭龍原本是天地間唯一有玄黃血脈的神獸,對玄黃之力的感應(yīng)異常敏銳,所以這頭老龍才會在機(jī)緣巧合下尋到太虛殘甲。
如今殘甲變神甲,被自己煉化,自己完全可以用太虛神甲作誘餌,把這頭老龍給引出來,相信只要太虛神甲放出氣息,燭龍一定就犯。
想到就做,孫悟空立刻動身來到了北俱蘆洲南域,當(dāng)初擊退燭龍的地方。
這家伙一定就隱藏在這南域之內(nèi)的某個角落,對此孫悟空深信不疑。
只要燭龍被引出來,就一定要把他留下,絕不能讓他再次逃跑,否者這家伙成了驚弓之鳥,今后就再也不會出來了。
于是孫悟空先是在此地直接布下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和混元河洛大陣,半日后絕仙趕來,又布下誅仙劍陣,可以說一旦燭龍中計前來,絕對是十死無生。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后,孫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