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雖然是一個武將,不過和張飛不同的是,關羽有一顆上進的心。
熟讀春秋之后,關羽的傲氣依舊,不過肚量卻提升了不少。
眼前有了回旋的余地,關羽臉色緩和了不少。
“好了,聽聽軍師怎么說。”劉備下令之后,大營內又恢復了平靜。
諸葛亮從袖子中掏出一封信件,然后解釋道。
“三天以前,江東那邊便派人送來了孫權的書信,希望和我們一起聯合抗曹。”
“不過因為曹賊勢大,我和主公一時還沒有決定下來。”
諸葛亮這一說,大家心里都明白了。
東吳那邊被蘇燦連續斬了三個歷史名將,孫權雖然家大業大,不過手下的武將還真沒有誰有把握可以擋住蘇燦。
于是,周瑜便提議聯合劉備。
劉備雖然手下兵馬不多,不過兩個弟弟都是萬人敵,更兼有趙云,馬超,黃忠這樣一等一的猛將,想來雙方聯合,就算對手曹老板,也有一戰之力。
當然,這是孫權的想法。
劉備之前想的可不是這些,曹操勢大,但是東吳和劉備兩者兩比,自然是東吳勢力更大。
兩者聯合之后,必然要以東吳為主,心中有遠大抱負的劉備顯然不同意。
再說,蘇燦猛歸猛,殺的是你東吳的武將,關我劉備什么事。
這便是劉備前面一直遲遲沒有回應東吳的原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不過,眼下蘇燦都已經殺到家門口了,雙方聯合勢在必行。
諸葛亮將利害關系闡述后,關羽也懂了,大哥不是不報仇,是準備再拉一個幫手,這下什么意見都沒有了。
搞定了關羽,等于變相搞定了所有的武將,而諸葛亮作為文官之首,其他文官自然以他唯命是從。
諸葛亮畢竟還是諸葛亮,三言兩語,劉備勢力再一次團結一心。
簡單的討論后,得出了結果,雙方聯合,此事事關眾大,需要見面親自討論。
于是,劉備修書一封,希望孫權可以派遣使者前來商議此事。
這樣做,完全是劉備的虛榮心作祟。
諸葛亮的意見是,自己親自去一趟江東,必定說服孫權聯合,并且己方不會出于劣勢地位。
不過劉備一言否定了這個建議,既然是雙方聯合,憑什么必須要自己派遣使者,他東吳就沒有使者嗎?
劉備看來,如果派遣諸葛亮出使,他們一開始就已經出于劣勢了。
如果是東吳排使者前來,在自己的勢力談判,自己就有主動的優勢。
當然,劉備還有一個小心思。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可是在東吳為臣,劉備還真怕諸葛亮一去不回。
已經沒了趙云和張飛,劉備不能沒有諸葛亮了。
而且,劉備也深知孫權的弱點。
江東可是老孫家打下的基業,如果丟了就全完了。
而他劉備不一樣啊,顛沛流離半生,他劉備可以稱得上跑路的行家了,江湖人稱劉跑跑。
如果最后局勢惡化,他劉備完全可以帶著班底繼續跑。
但是你孫權就不一樣了,丟了江東,你還能去哪里?
穩坐釣魚臺的劉備,隨意派遣了一個不知名的龍套,帶著自己的親筆信,坐上了前往江東的客船。
于此同時,當使者走出劉備大營的瞬間,所有學員同時接到通知。
“提示所有學員請注意,曹操勢力鋒芒太盛,劉備已派出使者前往江東,一旦使者成功面見孫權,劉備勢力將和孫權勢力聯合對抗曹操。”
當這道提示響起的同時,所有學員都接到了一個限時任務。
蘇燦作為曹老板的人,任務自然是攔截使者。
“提示學員蘇燦,你接到了限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