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照紅梅一中恒水模式的尿性,藝術節什么的節目活動絕對和高三沾不上邊,運動會也只是放半天假零零散散挑幾個人出去裝裝樣子,但是今年似乎不太一樣。
今年是紅梅一中的百年校慶。
對,沒有聽錯,確實是百年校慶。
紅梅一中與民國年間一個關系密切的校長所開辦的學堂關系密切,確認了一個百年名校的頭銜,教育廳那里也通過批準認可。
不過,畢竟紅梅一中確實有很久的建校底蘊,據說屆時各屆知名校友都會回到母校做客,這其中自然包括紅梅一中如今地位最高的校友,姬曉軒的父親姬洪凱。
有了這層關系,于是就有人說,今年高三之所以被批準參加活動、而且要大力投入,而不是隨便裝裝樣子,是托了姬曉軒的福,她爸爸想看女兒的表演,反正女兒成績好不用擔心學習問題。
是福還是禍呢?有人在背后罵姬曉軒只手遮天,為了一己私欲就把別人的復習時間置于不顧;
也有人感激姬曉軒,在她的幫忙下,給予了所有人在最后時刻制造美好回憶的機會;
但這都不過是學生們背后議論的傳言,夏坤根本不關心這事,他這時正用迷你單詞本在記單詞呢。
這是夏坤在安然媽媽的超市里無意間發現的寶貝,平時可以掛在鑰匙串上,需要用時就可以像尾戒一樣扣著小手指,記完一個單詞就翻一頁,夏坤對這東西愛不釋手,邊走邊記單詞嗨的不行,身后的林安然怎么喊他都不應。
“不是去教學樓!今天下午要去排練舞臺劇,你該不會忘了吧?”
“噢噢,抱歉,”夏坤合上單詞本并解下來,笑著回答林安然,“我還真忘了。”
雖然學校說高三也要認真投入節目準備,但你要占用復習的時間,那誰也不同意,所以大家排練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周六的下午和周日的早晨,此外每天大課間節目組可以不用出操,可以一起去對戲。
這次14班準備的舞臺劇叫《滿江紅》,雖然劇名非常爛大街,但劇本故事卻是實實在在的純原創,由這次節目組的總導演姬曉軒主筆。
劇本背景自然離不開南宋的愛國名將岳飛,但姬曉軒的劇本原創質量很高,她并沒有正面講述直搗黃龍十八道金牌莫須有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故事從岳飛的妻子正德夫人李娃的視角開始陳述,非常獨特
且說岳飛父子被賜死后,岳飛的妻子李氏攜幼子岳震、岳霆等家眷,流放發配至嶺南,渡江途中,幼子們向母親詢問父親生前的事跡,岳飛的形象從李氏的回憶里襯托出來。
在其他人看來,這確實是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寫出來的優秀劇本。
當然,它的優秀之處不僅僅在于敘事視角的精辟獨特。
更關鍵的一點是,這個劇本深深地結合了紅梅縣本地的文化特色,在劇本演出的最后,會接上一場武術表演,向觀眾們展示紅梅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岳家拳。
歷史上,岳震岳霆隨母親最后流落至紅梅縣周邊地區,在當地向居民們傳授了有關岳家古拳法的精要,后來就逐漸演變成岳家拳,也算是當地的民俗文化。
夏坤和涂偉的家鄉竹林鄉就有很多岳家拳拳師,他們小時候也跟著叔叔伯伯們學過一點皮毛。
不過,雖說劇本確實優秀,但這也意味著需要14班的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完成這部鴻篇巨著。
夏坤和林安然匆匆趕到排練現場時,赫然察覺到幾乎半個班的人都在排練現場。
還好來得早……
林安然和夏坤坐在一邊的草地上看劇本,幾個稍微來得遲了的學生,正乖乖地站了一列被姬大小姐批。
“我不是跑龍套的嗎?怎么客串這么多角色……又要扮岳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