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能在杭州這么重要的州省擔任指揮使,掌握一州衛所,除了他本身能力不俗以外,也有家世的支持。
張氏,大夏國顯赫門閥之一,這個家族也許沒有京都李氏、周氏、林氏的名聲響亮,但卻沒人敢小覷這個家族的勢力。他們不是皇親國戚,甚至家族的人員擔任顯赫京官的也不多,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大夏國頂級的門閥。
而追尋其根源,乃是因為張氏門風,兩個字:忠勇!
說起忠勇,會想到忠勇侯張勁夫!
沒錯,張勁夫是張浩的堂哥,他們同屬于一個張氏。張氏以“忠勇”為門風,忠誠、勇敢,從大夏國建國開始,張氏便是皇帝手中最驍勇的利劍,每代皇帝更替,張氏這把利劍從沒有變鈍。
如今,張家弟子遍布大夏境內,任職于各個軍鎮或者都司,在軍隊中的影響非常大。
也因為他們只效忠于當今陛下,所以張浩在邀請蕭銳時,蕭銳沒有在意,只認為是客套話。但幸好,郭嘉察覺到了張浩的示好,才連忙提醒蕭銳。
來到府衙客廳,張浩請蕭銳上座,然后命人迅速準備茶點。
“殿下,簡陋之地招待不周,還請殿下海涵。”張浩說完,看向郭嘉,剛剛要不是郭嘉提醒,咸王殿下還不可能進來呢,所以張浩對郭嘉非常感興趣,問道:“不知這位是?”
“在下郭嘉,字奉孝,拜見張大人。”郭嘉起身,連忙自我介紹。
蕭銳笑道:“奉孝乃是本王的摯友,為本王出謀劃策的良師!有不世之材!”
張浩眉頭一挑,蕭銳這個點評極好啊,怪不得這位郭嘉的眼光那么準確。
郭嘉笑道:“殿下折殺在下了,在下哪有這個才能,讓張大人見笑了。”
張浩回道:“我也看郭先生一表人才,談吐舉止都不是凡夫俗人可比。郭先生,這次殿下巡視州府,在杭州府掃除了一個大貪官,我手下的千戶田虎回來后,說杭州府的百姓涌上街道熱烈歡慶,殿下此舉真是為百姓謀福祉也。但是這天下啊,貪官太多,單憑殿下一人之力,想要肅清宵小,還朝廷一個清廉公正,難矣。正如我那妻弟,瞞著我胡作非為,我被蒙在鼓里,也有察舉不明,用人不善的責任。郭先生,你覺得該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杜絕官員腐敗?”
蕭銳和郭嘉對視一眼,沒想到張浩竟然提問于郭嘉。
看來,張浩也想挑選一個可以支持的皇子,想做從龍之臣,可以在將來謀取更大的地位。也對,他比忠勇侯小不了幾歲,但張勁夫已經封侯,而他只是一個指揮使。侯爵可以由子孫來繼承,世襲罔替,但指揮使之位卻不行,再加上同族之間的競爭壓力,讓他有了投靠皇子的打算。
正如主擇良臣,良將也能擇主,他需要看看蕭銳值不值得自己投靠,但又不方便直接詢問,便另辟蹊徑詢問郭嘉。
郭嘉作為蕭銳的謀士,相當于蕭銳的左膀右臂,他的見聞和學識,也反映出來蕭銳這個皇子的能力。如果所用之人真有不世之材,蕭銳會差勁嗎?
郭嘉也明白張浩的意圖,所以他沒有猶豫,直接說道:“張大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朝廷運行也是這個道理。貪念是人性之劣根,有意志者能克服,但稍有不察,便會迷失在權錢美色之中。所以我認為,朝廷不能要求官員們自己做清官,每個人可能都想過要做清官,但是他們做不到啊。所以,應該是需要朝廷用辦法來約束官員,讓官員們按部就班,心甘情愿的做清官。”
“郭先生覺得朝廷該施以重典?”張浩問道。
郭嘉搖搖頭,道:“單純的重罪治貪,雖有一時之效,卻不是長久之計。久而久之下來,官員的反抗情緒更大,不利于朝廷的穩定。”
頓了頓,郭嘉笑道:“張大人剛剛提的問題是:如何杜絕官員腐敗,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官員為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