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一位男嬰,收為義子。
這名男嬰如今已經成為了九陰禁軍的副統領,是位文武雙才的青年才俊。
趙匡名送來的書信中,還夾帶一張畫像,正是這位青年的肖像,而且和汝陽王長得有些相像!
蕭銳笑道:“看來事情已經有眉目了,汝陽王知道自己的兒子未死,自然便和趙國沒有血海深仇了,所以才會一同幫助蕭峰,助他謀取太子之位!”
郭嘉點點頭,道:“殿下,我懷疑汝陽王兒子被劫走,很可能是英國公的計策!可惜英國公已死,時間過得太久,已經沒辦法調查了?!?
當年的英國公曾在趙國皇都結交了很多人,趙皇通過他對蕭銳的母妃下毒手,可見當時的英國公的人脈力量。所以他設下計謀一點不奇怪。
蕭銳揚了揚書信,笑道:“沒關系,有了這個,我倒要看看汝陽王接下來會怎么做!”
……
這段時間,汝陽王很低調,深居淺出,不知在謀劃什么陰謀。
今日他正和自己的心腹幕僚下棋,下人匆匆來報,說:“回稟王爺,太子殿下的儀仗馬上就到,太子親衛派人來通知了!”
汝陽王落子的手頓在空中,隨即將黑子放入棋盒中,說道:“還是來了?!?
中年幕僚笑道:“都說這位太子雖然奸詐狡猾,但也有致命的缺點和弱點。缺點是仁慈,不過他自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改正了很多。但是弱點卻改進不大。今日他來此,果然驗證了這個說法。”
從一開始,夏皇就看出了蕭銳的缺點和弱點,其他的聰明人也能看得出來。
缺點是性格上的,蕭銳的性格是太仁慈,缺少殺伐果斷,沒有那種誰和自己為敵就弄死誰的狠辣。這個缺點已經被蕭銳意識到,正在逐漸改變。
而弱點是人性上面的,不太容易改變。而蕭銳的弱點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那是被自己的規則束縛。
蕭銳前世生活在文明、秩序的社會,前世活了三十年,從小到大的學到的就是遵紀守法,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是一種從小被潛移默化影響的規則。
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這是前世每個人的寫照!
所以,就算蕭銳穿越到了大夏,成為了皇子,他對自我一種約束的規矩始終未變。
他也明白,這個社會不同于以往,爭奪太子之位布滿荊棘,沒有兄弟之情可言,他知道這個道理,但所作所為卻被他自己的規矩影響。
縱觀蕭銳這幾年來,他雖然設計陰過很多皇子,但都是以計謀取勝,真正的傷害過他們嗎?
沒有!
不是他沒有機會,也不是賈詡他們不會做,而是賈詡他們看出了蕭銳的弱點,沒有拆穿,而是遵從了蕭銳的態度。
反觀楚王,他為了太子之位刺殺晉王,蕭峰更是派人殺了楚王,只是為了栽贓蕭銳。他們為了自己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這種事太多,已經屢見不鮮了。
當然,這些只是個例子,改變弱點并非是讓蕭銳成為六親不認,背棄親情的魔鬼,只是讓他改變固化的規則,從前的價值觀和社會觀,不適用這個時代了。
他現在還做不到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如果他能明白這句話的真諦,那他就沒有弱點可言了。
所以,聽說他來了,汝陽王感慨一句:“還是來了!”
換作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你他媽的敢害我,老子就得弄你!瞎逼逼就是浪費時間!
“雖是弱點,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他的一種人格魅力,總有一天他會真正成長起來,就如同當今陛下!”汝陽王有感慨一聲。
談及夏皇,中年幕僚感慨道:“可惜了…當今陛下過了而立之年才登基,若是弱冠登基,當年的先皇在給他創造一個好點的內外部環境,那今時今日的大夏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