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罵名,本宮不能讓你受委屈。”蕭銳說道。
荀青搖搖頭,道:“在下不求任何東西。”
蕭銳點點頭,道:“那好吧,侯爺,接下來的事就麻煩你了。”
田博元笑著點點頭,隨即和荀青一同出去,開始接收藏東郡城。
此時帳內,只剩下蕭銳幾人。
郭嘉稱贊道:“這個荀青不簡單,可堪大用!”
“是啊!可惜了,這樣一位忠義之士被趙國耽誤了!”張良也贊道。
蕭銳看向兩人,他只覺得荀青此人聰明,卻沒看出是忠義之士。
“兩位先生何出此言?他現(xiàn)在都叛國了,何談忠義?”李元芳也好奇問道。
張良解釋道:“說他是忠義之人,不是對趙國,而是對百姓,是對藏東郡城的士兵。我們攻心計之下,東藏郡城的人必然躍躍欲試,準備殺令狐風,不管怎么說,這種行為都是通敵叛國,乃是誅九族的大罪。現(xiàn)在大夏士氣強盛,萬一滅不掉趙國呢?萬一我們撤軍了呢,到時候這群反叛的士兵、百姓都難逃死罪。”
郭嘉接著道:“而荀青,這位郡守獨自抗下了投降的罪責,這樣將來就算趙國朝廷怪罪下來,也是他一個人的事,不會牽連百姓。”
蕭銳和李元芳等人這才恍然明白。
張良感慨一聲,道:“其實趙國不缺忠義之士,只是趙國這盤棋被趙皇玩臭了。對荀青而言,他帶領城中將士死守,到時候就算戰(zhàn)死了,也算是舍生成仁,死后會獲得精忠報國的名聲,但現(xiàn)在他投誠了,背負的卻是罵名。甚至乎就算趙國滅了,也洗刷不掉背信棄義的罵名。有時候活著比死還需要勇氣!”
蕭銳默然了。
他在想,如果換做是他,他會怎么做?
明知城守不住,也奮死守城,報效國恩?
還是放棄抵擋,為了一城百姓,背負罵名?
蕭銳也不知道自己會怎么做,因為他沒有身處那個環(huán)境,現(xiàn)在置身事外的猜想是不負責任的。
“現(xiàn)在藏東郡城已破,剩下抵抗的兩座府城更是唾手可得,過不了幾日,藏東郡也徹底歸入大夏手中!”蕭銳欣慰道。
張良和郭嘉點點頭。
郭嘉道:“窺一斑而知全豹,藏東郡如此,再往西的藏西郡、嶺山郡、祁水郡也是無力反抗的狀態(tài)。而且藏東郡主動投降,更加形成連鎖影響,導致趙國境內人心渙散。趙國想要自救,恐無回天之力了!”
蕭銳點點頭,表示認可,與此同時,他有些急躁了。
他來此的目的是為了滅掉趙國,更加確切的是殺了趙皇,為母親報仇雪恨,但現(xiàn)在大軍往西推進的速度太慢,而且估計攻打祁江,秦國就會把趙國滅了,到時劃江而治,蕭銳的大仇便報不了了。
所以蕭銳應該加快自己的速度。
難不成學去齊國那次,帶領鐵龍騎渡過祁江,殺入喬郡,然后直搗黃龍,攻入趙皇皇都?
恐怕這次學不了了。
一是趙皇已經知道了蕭銳的行蹤,自然也會擔心蕭銳會親自帶領鐵龍騎殺過來,所以他必然設好了圈套。
其二,一旦鐵龍騎先渡過祁江,便真的是孤立無援了。到時候一旦陷入大軍圍剿之中,祁江這道天險這徹底困住了鐵龍騎,讓他們無法東去,這是非常危險的。
其三,五千鐵龍騎也攻不破趙國皇都,更不要說殺進皇城手刃趙皇了。
所以以上種種,都讓蕭銳打消了帶領鐵龍騎浪一浪的念頭。
這時,張良看到了蕭銳的沉思。
他多么聰明,立即猜出了蕭銳的思慮之事,然后笑道:“殿下,想要手刃趙皇,只能去趙國皇都。”
蕭銳回過神,看著張良的笑容,突然聯(lián)想到了他特意把阿朱帶來,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圖。
“子房早就猜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