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晉很激動,原來是要換掉工部尚書啊,不是動自己!這事陛下之前的確提過,沒想到這么雷厲風行,現在就要行動。
松了一口氣,商晉便陷入沉思。
誰能勝任工部尚書之位?看得出來陛下很重視,說明陛下有大事要謀劃,而且和工部有關,現在不是舉薦自己人的時候,而且自己人也沒有誰能帶領好工部。
眾所周知,六部之中工部是最考究學問和能力的,瞧瞧工部的職責: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
通俗的將就是全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制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工坊,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只要是干活的行為,基本上都能拖工部下水,雖然有油水,但壓力和責任也很大。
京官里沒有合適人選,地方州府中也沒有合適人選啊!
商晉思來想去,便皺起了眉頭。怪不得陛下和太子想不到人選,就是他這個吏部尚書也想不到合適人選。
如果不考慮官職在身,商晉倒是能想起一個已經辭官的人物,憑他的本事…
突然,商晉眼前一亮,便有了主意。
只聽他說道:“回稟陛下,微臣剛剛在心中把大夏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梳理了一遍,很多官員可以主任工部,但是能力和現在的杜尚書差不多,可以決策,但卻不精通此業。兩位工部侍郎負責具體掌事,精通工部政務,但大局觀和統籌觀差了一些。所以有官身的官員中,的確沒有較合適的人才。不知陛下愿不愿啟用已經致仕的舊臣?”
夏皇立即坐直了身體,急忙問道:“你說的是誰?”
商晉笑道:“陛下,杜大人的上一任工部尚書是徐顯揚,徐顯揚結黨營私、任人唯親,在他擔任工部尚書的時候,和工部左侍郎宋應星不和,聯合官員排擠宋應星。恰好又逢宋應星父親去世,他需要守孝三年,所以便辭官回鄉。”
“宋應星?”夏皇還沒說話,蕭銳已經驚呼一聲。
他立即打開系統,果然看到系統完成了降臨,這次降臨真是天助蕭銳啊!
“此次降臨類別:人物降臨!”
“人物降臨隸屬陣營:忠義陣營!”
“人物降臨隨機挑選:宋應星!”
“人物介紹:宋應星,字長庚,明朝著名科學家,歷史上杰出的學者,一生致力于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所著書籍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
這是大夏天祈求下雨,老天直接來了一場雪啊,透心涼,心飛揚。
讓宋應星來擔任工部尚書,火藥可以放心交給他利用了,煤礦的特許經營可以交給他了,水泥也可以交給他了,諸葛連弩也可以交給他了,將來發明出規模更大的海船,也可以交給他了!玉米和土豆的推廣也能讓他輔助!
人生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心想事成!
不過此時還是要忍住內心的激動,向陛下解釋,“父皇,兒臣的確聽說過此人大名,是在巡視州府時聽過的,聽說此人善于研究,懂的內容較多。”
夏皇點點頭,并不生疑,并道:“商大人一提醒,朕也記起了此人,徐顯揚任工部尚書時,工部內大大小小事情都有宋應星負責,而且做出了不少政績,而且此人清廉為民,口碑極佳,這樣的好官因為貪官迫害而辭官致仕,的確是朝廷的損失啊。宋應星現在情況如何?”
商晉回道:“微臣聽說他替父守完孝,便周游大夏觀察各地環境和民生,為自己所著書籍收集資料。后來他在廬州定居開了一家書院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