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蕭銳收到了燕玲瓏發來的矛隼飛信。
打開書信,是燕玲瓏那細膩中又帶著幾分鋒芒的筆跡:
“七郎,你我分別近三年,雖然鴻雁傳書數百封,但難見真容,無法當面吐露相思,吾心甚是孤苦。如今七郎身邊妻妾成群,兒女雙全,幸福美滿之余,可還記得我這卿卿相思之意?”
“我父皇枯槁,身體每況愈下,總想為我擇良婿而成親,我總以借口否決,每每如此,卻也無法面對父皇憂愁失望之眼神。”
“我的心志堅決,畢生愿為大燕繁華而奮斗,如今能解我父皇之憂愁,不在催促我的婚事的辦法,唯有國泰民安。但災害頻頻,大燕無夏國之鴻運,可得新作物穩定乾坤。大燕深陷災害沉淪,談何國民安泰?悲呼哀哉。”
“七郎若是憐我之情,憐我之意,還請相助。”
“你若有情,我便告訴你一個秘密,不然你今生莫要后悔。”
......
蕭銳放下書信,忍不住地笑了。
燕玲瓏寫了這么長一段話,其實概況起來就是一句話:你不給我番薯我就嫁人,看是番薯香,還是頭上青青草原香。
“不知不覺,竟然三年了。”
蕭銳也有些感慨,怎么說也是把人家禍害了,按照蕭銳的脾氣,睡過的女人自然要帶回大夏,可惜對方是燕國的鎮國公主,而且志向和性情一樣高傲,她是不可能來大夏的。
另外,告訴自己一個秘密,這是何意?不然還會心生后悔,這引起了蕭銳的好奇。
莫非她也是穿越者?
至于到底給不給燕國番薯,其實蕭銳和陛下早就討論過。
秦國那里是絕對禁止出售的,秦皇想種新作物,只能偷點種子過去,然后慢慢種植推廣。大夏大出血本都用了兩年多時間才推廣全國,秦國想達到這個程度,五年時間都得打個問號。
齊國更不要說,馬上要被滅掉的國家,別提新作物的事!估計現在根本沒有心情。
至于遙遠的元國和魏國,現在和大夏還無交集,想要得到新作物更不可能,所以只剩下燕國。
到底能不能給燕國新作物?
首先要確定燕國對大夏而言的作用和價值。
燕國礦石豐富,如今已達成的盟約上規定,燕國每年都得出售礦石給大夏,并且價格比市場上要低,而且每年不得少于一定總量。其次,燕國還得以高于市場價購買大夏的商品。
所以燕國對大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盟友,尤其是礦石,對緊缺的大夏而言是必需品。
另外,燕國的地理位置保證了夏國南方的穩定,有燕國死扛魏國,阻止了魏國北上的野心。大夏可以放心的對秦、元開戰,但如果魏國也加入,那就有些捉襟見肘了。所以燕國的存在避免了其他三國合縱連橫。
另外,燕國想要存活,必須仰仗夏國的保護,一旦夏國也打它,那燕國比受氣的小媳婦還楚楚可憐,會被無情的蹂躪。
所以從戰略意義上講,應該幫助燕國,他強大一些,才能更好地滿足夏國的需求。
不過番薯也不是白給的,得簽訂一系列條約,尤其是禁止燕國向秦國出售,一經發現便中斷雙方結盟關系,而且還得讓他知道后果。
其次,燕國還得以大價錢和礦石購買!相當于專利費,這次得讓燕國出出血。
隨后,蕭銳去稟告了陛下,因為之前就商議過此事,夏皇揮揮手道:“你做主吧。”
蕭銳應道:“兒臣明白。”
這時,蕭銳看到陛下神情有些疲憊,問道:“父皇沒有休息好嗎?”
這段時間一直由蕭銳行監國權力,夏皇樂得清閑,不用被厚厚的奏章折磨,早睡早起,精神狀態比往日好了許多,閑暇之余在逗逗皇孫和皇孫女,享受著頤養天年、孫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