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攻齊國皇城困難不小,很可能會死傷慘重,不是齊國的兵強器強,最大的險阻其實是巍峨的城池。
齊國皇城指的是整個京城的范圍,因為齊國人尊稱京城為皇城,所以便有這個叫法。
按照建筑劃分,齊國皇城分為四部分,外郭城,內城,皇城和宮城。
每個國家對京師重地的修建都格外用心和考究,齊國皇都同樣如此。最外圍的外郭城城墻長48里,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四面共有十二道門戶,城墻上還設有城樓、甕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
這樣的城池想要靠云梯或者木梯攀登上去,那就是活靶子,損失之大可想而知。更何況攻破了外郭城,里面還有城墻。
外郭城往里是內城,城墻高12至15米,底厚20米﹐頂厚16米,上有女墻。有城門九座,角樓四座,水門三處,敵臺一百七十二座,城外有寬3060米的護城河。
至于皇城和宮城也是這般,修建的巍峨高大,想要強攻,非常困難,這也是為什么說攻城為下下之策。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冠軍侯自然要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齊皇皇城。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封鎖這座城,將他們困在里面,這便截斷了糧食補給。
赫親王葉青山前往大夏時,專門和冠軍侯碰了一次面,向他介紹了皇城內的狀態,同時把魏南征可能投靠元國的情況說了出來。當時赫親王就推斷,魏南征必然會借機讓元國將最后一處糧倉劫掠一空,結果正如赫親王所料,魏南征果然這樣做了。也因為這處糧倉被劫走,直接讓齊國皇城失去了最后一道保命的口糧。
所以現在齊國皇城內糧食儲備很少。
第一步先截斷補給,將他們困在城中,造成恐慌情緒。
第二步,先刷一波火箭...咳咳,這次就不放“火”箭了,正常的強弓弩箭就行,不過得加一些料,在箭上綁上一些東西,然后射進了城中。
外城中呆的都是難民和不富裕的百姓,不過夏軍射箭時,齊軍已經通知難民躲藏,所以他們遠遠地避開了弓箭,并沒有太大的傷亡。不過他們卻看到了箭桿上綁著的布料,密密麻麻,每一個箭桿上都有。
有人好奇的取下布料觀察,有認識字的人更是大聲念出:“歸順大夏者,每人獎勵耕地二十畝!十年內無稅賦!開城投誠者,獎勵黃金百兩,賜男爵身份,良田百畝!誅殺齊皇者,賜伯爵位...”
竟然是勸降書!
四周百姓一聽,頓時嘩然。
他們都是難民和窮苦百姓啊,連自己的地都沒有,都是租戶,現在天氣動不動就是干旱水澇,租地沒保障,萬一顆粒無收還得倒欠地主家的糧,生活艱苦,生存迷茫。
現在歸順大夏,每人二十畝,現在的家庭哪戶不是七八個人啊,那就是一百多畝地,而且十年內不收稅,自己的地,種啥都是自己的!
一時間,所有百姓眼中都是黃燦燦的五谷雜糧,一個個心生熱切,口干舌燥。
不僅是百姓,士兵們也眼饞,不過很快,齊國守城大將軍海明命令士兵收繳箭羽,避免這些妖言惑眾的言論肆虐。
但最快的就是流言蜚語,只半日,整個城中的人都知道了大夏的勸降書,所有人小聲議論,人心惶惶于城。
齊皇也看到了勸降書,他又恨又怒,但能怎么辦?只能任由城中謠言四起,民心動蕩,無計可施。
接下來幾日,冠軍侯的進攻方式還是以攻心為主,利誘之后是威逼,搞得不僅民心動蕩,就連軍心都有些動搖。
很快,城中另一個潛在威脅爆發了。
缺糧!
確切地說,是城中三四十萬的難民沒有糧食,他們都是靠朝廷賑濟,但隨著大夏兵馬圍城,朝廷施舍的粥越來越稀,別說插筷子而不倒,喝進嘴里能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