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有時過得飛快,等你想起時,天地都換了顏色。
春分前后,夏皇杯酒釋兵權,收走了十一位軍侯的領兵權,讓他們呆在京都享受凌云閣功臣帶來的名望。
安西的戍軍,交由陳慶之、韓信掌管。安北的戍軍,則交給李存孝、養由基和岳飛掌管。至于重要州府的戍軍,則有副手先行管理。
過了春分是清明。
此時此刻,上年寒冬的冷冽才徹底散去,但水災又開始鬧騰了,幸好這些年來一直開挖蓄洪湖,又把水災頻繁地區的百姓遷移,所以這次水災的影響并不嚴重。
到了谷雨節氣,這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象征了土膏脈動,降雨明顯增加,尤其是南方地區,會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
而到了立夏,時間來到四月二十日。
這近兩個月來,大夏本土并無太大變化,但倭國境內卻煥發了新顏。
戚繼光不愧是統兵的高手,他接替平波侯,迅速滅掉了德川幕府,隨即開始收尾工作。與此同時,朝廷派遣了足利大雄的兒子足利小五郎為刺史,倭國徹底改名為瀛州,將倭國收入大夏版圖。
足利小五郎性格羸弱,只是個棋子,用他的目的自然是安撫倭國的百姓。很顯然,這步棋是非常正確的。
另外,大夏朝廷也通過頒布仁政,讓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倭國百姓得到了安寧。
到現在,倭國的局勢基本搞定,有十萬大夏兵馬在此,足以威懾所有人。
消息傳回大夏時,夏皇和蕭銳都沒想到戚繼光這么快就完成了任務,比夏皇推算的時間還早一個月。
派去倭國的工部工匠們,直接依托天皇的宮殿修建行宮,不用重頭修建,所以進展也很快,來信中說,最快一個月便可徹底改造完成。
如今,最后一件事搞定了,夏皇決定把這份基業交了出去。
第二日的早朝。
文武百官發現了今天的陛下的不一樣。
陛下來到金殿內后,并沒有坐在金殿上假寐,甚至沒有坐下來,而且站在龍椅前,掃著殿內群臣。
百官們行禮后也不敢亂動,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連議論之聲都沒了,偌大的金殿內一片靜謐。
許久,夏皇從回憶中回神,聲音帶著感慨,悠悠道:“諸位愛卿,朕為大夏之皇二十七年,懷揣著讓大夏強盛的決心,勵精圖治,不敢說開創了多大的功績,但能無愧于列祖列宗,無愧于臣民,便已滿足。朕老了,人一老,志氣便會退縮,所以朕已經無力帶領大夏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太子監國這段時間,才智、品德和能力,皆是上上之選!朕能開疆拓土,造福百姓,也都沾了太子的光,單單他派人從海外找來的新作物,便證明了他的眼光和能力。所以把大夏交給太子來掌管,又有諸位群臣輔佐,何愁大夏不興?”
文武百官一聽這番話,呼吸驟然急促了。
陛下的話中意已經太明顯了,前面設局這么久,終于要開始了嗎?
夏皇感慨之后,語氣加重,并且變得極其堅定,喝道:“朕已經決定,哲吉日退位讓賢,由太子繼承大統!禮部尚書何在?”
鹿遠征趕忙出列,拜道:“臣在!”
夏皇道:“選定吉日,昭告天下,大夏迎新君!朕親自給太子加冕!”
“微臣領旨!”鹿遠征趕忙應道。
夏皇點點頭,語氣緩和了,并笑道:“諸位愛卿,辛苦你們了!今日早朝便到這里,退朝吧!”
文武百官在心潮澎湃中退了朝,而后,陛下退位,太子將登基的消息猶如風暴,驟然席卷京都,然后朝其他州府傳去。
百姓們非常不舍,陛下的仁政愛民是有目共睹的。隨后,百姓們開始高聲歌頌陛下的功績,盛贊陛下之偉業,不遜色于大夏的開國皇帝。
禮部和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