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門,很簡單的就沖開了一個缺口,韓信并沒有讓陣法轉動,攔住對方。
秦軍有了出路,往北潰逃。
韓信立即命典韋帶領士兵追擊,與此同時,他的目光望向了北方。
韓信明明十萬兵馬,為何這次對抗韓奇只用了八萬,另外兩萬人馬呢?
昨夜從斥候那里得知了韓奇的性格,韓信便趁著夜色,讓手下將領兩萬兵馬繞行去北方。
韓信知道,如果韓奇落敗,必然會往北撤軍,因為大夏兵馬的意圖就是北上和元軍聯合攻打蒙毅。
一旦蒙毅出事,那東啟十六郡將徹底變天。所以韓奇會往北撤軍,撤到北方在另謀對策。
所以韓信讓兩萬兵馬繞行北方,在北方靜靜地等待著潰逃的韓奇,以便伏擊他們。
正如韓信的推算一樣,韓奇帶人往北撤離,很快就落入了伏擊圈。
這兩萬士兵都是衛所抽調的將士,雖然不如韓信自己操練的,但是能征善戰,更何況是伏擊潰敗的敵軍。
“殺!”
等待多時的大夏兵馬開始了沖鋒。
韓奇傻眼了,怎么北方還有大夏兵馬?
他們從哪里來的,莫非北方已經失陷?
這一刻,本就亂作一團的秦軍更是沒了陣型,開始四處逃竄,腿腳慢的便被大夏將士斬殺,一片哀鴻。
日薄西山。
大夏將士正在打掃戰場,割下左耳為戰功,尸體則燒了或者就地掩埋。這也是規矩,天氣已經炎熱了,萬一引起瘟疫就得不償失了。這也是對對手的尊敬。
此戰,殲敵近三萬,俘虜二萬多,剩下的秦軍四散逃去。
反觀大夏一方,死傷只有八千余人。
這一戰,韓信和典韋之名也將徹底響徹東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