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午朝,蕭銳移步養心殿,又和七位內閣大學士交流了一番,這才移駕后宮,見到了皇后和幾位貴妃。
一年多不見,彼此都甚是思念,怪不得都說,曾經車馬遠,只能愛一個人。
瞧瞧幾女,都是眼眶通紅,還得顧忌著身份,恭敬地行禮。蕭銳每人一個擁抱,自己的后宮,自己就是規矩。再看看子女,一家人其樂融融。
當年晚上,蕭銳夜宿皇后諸葛流螢那里,自然是閑不住。
而接下來幾天,蕭銳每晚不同寢宮的趕場,一個個太熱情,畢竟一年多沒見了,可惜就累了蕭銳,要不是身有武藝,身體強壯,還真怕累死。
雨露均沾后,蕭銳的生活才恢復平靜。
秦國已滅,現在的西秦由韓信帶兵駐守,川建國擔任節度使治理,并不用蕭銳操心,現在大夏的疆域橫貫神州大陸的東西,跨度達到了驚人的六千多里,但京都卻在最東面,雖然有紫氣東來的好寓意,但并不方面治理整個疆域。
畢竟現在信息都是靠人力,而不是電話或者電子郵件,一則消息從東傳到西,最快也得七八天以上。
所以蕭銳立即召集了七位內閣大學士,在養心殿議事。
眾人來到后坐好,蕭銳直接說明了想法:“諸位愛卿,如今大夏東起東海,西至昆侖,東西遼闊,面積龐大,京都的地理位置就顯得不那么優越了,所以朕準備遷都!”
此話一出,眾人一驚。
做為內閣首輔,李明沖起身拱手,問道:“不知陛下想遷都何地?”
蕭銳笑道:“曾經趙國的皇都!皇宮和都城都是現成的,規模不遜色于京都,只需要簡單修葺即可,不用大操大辦的重新筑城,減少了損失。而趙都的位置位于大夏中心,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寓意,都讓朕很滿意?!?
李明沖一聽是趙皇都,便贊同道:“不用重新筑城,而且位置優越,寓意著神州中心,的確是好選擇。只是...微臣擔心群臣會有異議!”
“有異議沒關系,可以不用去,留在京都。這里作為舊都,朕打算保留六部和一系列機構,維持舊都的管理。所以他們可以留在這里。”蕭銳笑道。
就好比明朝。
從南京遷都北京,舊都中依然保留著六部等機構,不過他們沒有職權,更像是清水衙門,適合退休的和那些被貶官的。
這時,吏部尚書孟天海笑道:“陛下說得有理,誰不想去可以留下。不想去的官員都是有著花花腸子,就該治治他們?!?
文武官員在京都經營了這么多產業,突然遷都,那就得重新來過,他們自然不愿意去。
蕭銳笑道:“你們呢,可有異議?”
宋慈、郭子儀、鹿遠征等人都搖了搖頭,表示沒有異議,遷都雖然比較麻煩,但利大于弊,京都的位置的確不適合做皇都了。既然是為了大夏的發展,幾位重臣自然沒有意義。
蕭銳便敲定此事:“此事就這么定了!不過也不用操之過急,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了,距離新年還有一個月,過了年在敲定此事吧?!?
“是!”七位內閣大學士連忙起身應道。
待他們退下,蕭銳命汪大直取來了郭嘉的密信。
這大半年來,鐵木真和元國可汗打得很兇,雙方勢均力敵,拿不出壓倒性的勝利,所以雙方交戰陷入膠著,從春暖花開打到寒冬臘月,雙方都損兵折將。
元國可汗一看這局勢不行啊!
今年的氣溫比上年又冷了一些,如果這樣繼續內斗,就算他勝了,元國也就完蛋了,但如果他不勝,那就更完蛋了。所以元國可汗既往不咎,修書給鐵木真,原諒他的謀反大罪。
但是鐵木真身邊有郭嘉啊,郭嘉用他三寸不爛之舌,游說了鐵木真,告訴鐵木真這是元國可汗的援兵之計,一旦他真的停止戰斗,那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