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此人介紹開來,周圍更是傳出驚嘆連連,不過更特殊還不僅于此,以李皓的學識才干本應早早入仕,卻因其為李太后親族故而被先帝排斥,這才耽擱了他參與鄉試。
先帝此作為不單單是針對李皓,而是放眼于當時漸漸勢大的李太后氏族,想借此起到殺雞儆猴之效,誰承想幾年未到先帝便崩殂,李太后趁此徹底掌控了朝政,李氏一族亦如日中天。
幾載過去,李氏早已擺脫先帝束縛,成為了獨立宋朝的不倒柱,而李皓也終于有了出頭之日,受李太后恩賜賞詩書百卷,只等他通過鄉試對其封官拜爵。
聽完旁人添油加醋的解釋,宋浩然總算明白了董怡萱敢冒大不違與李皓同行的原因,不光是因為李氏一族雄厚之姿,更在于李皓本人才學甚高,正合董怡萱那點小心思讓她心生愛慕。
正當這時,李皓已然來到了徐尤站立之處。
他接過毛筆揮毫于宣紙,不到幾息時間,便已經完成作品輕輕遞給了白裙少女,言談舉止無不令人心生好感,難怪會討女子喜歡。
白裙少女臉色羞紅,道出了他的詩篇。
“皓月流春城,華露積芳草。”
“坐念綺窗空,翻傷清景好。”
“清景終若斯,傷多人自老。”
“詩名月夜。”
此詩一出,那本就泛起的傷愁氣息更是濃郁,而白裙少女也合上美眸片刻失神,一貫喧鬧的畫舫在此刻鴉雀無聲。
直到良久以后,有人慚愧地長嘆一聲,才終是打破了這沉寂的氛圍,接著便有一位又一位士子甩袖離開,恐怕是對李皓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尤其是仰慕李皓的董怡萱,更是面色泛起潮紅,哪里還有在董府里生人勿近的氣質?說是后世李皓的小迷妹還要不如。
同時,剛剛還對李皓表不屑的徐尤也睜開了眸子,臉色微微一凝。
“李皓兄,聽到你的這首詩徐某才知什么叫螢火之輝與皓月相對,徐某告退。”
聽完徐尤略帶沮喪的語氣,李皓唯有付之一笑,禮貌地托起了他的胳膊,絲毫沒有因此而囂張自傲,此等圣賢之風更是令在場眾人肅然起敬,添香閣的藝伎們也芳心暗許。
有李皓作出《月夜》此等名篇來應題,試問在場士子又哪還敢同臺競技?只能是坐觀李皓奪得花魁溫夢允,獨自抱得美人歸。
見無人繼李皓之后應答,白裙少女也笑著點頭道“如此的話,那我便替閣主宣布,本次朱雀湖詩詞大會的得勝者為……”
在白裙少女宣講之時,李皓已經做好了向眾人行禮的姿勢,誰知下一刻有人打斷了少女。
“慢。”
眾生循聲望去,發現有一灰衫青年走來。
赫然是等待已久的宋浩然。
“在下不才,也有一篇作品想讓李皓兄代為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