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衛若衣在,馮知初自然不會往前湊。
衛若衣笑笑,拿起陶瓷小罐,揭開看了看“麻煩林大夫了,多謝。”
林大夫撇了眼馮知初,尷尬的笑了笑。
而另外一邊,舒紅瑛看見陶瓷小罐被衛若衣拿走,眸光微閃,想要說些什么,不過看了眼馮知初,最后又按捺了下來。
誰知衛若衣拿了陶瓷小罐卻沒有走,反倒是問馮知初“馮大夫,咱們誰先看?”
她問的突然,其余人都沒明白意思。
只有馮知初一副見慣不怪的樣子“老夫先來吧,最近比較閑。”
“行。”衛若衣微微一笑,又從袖中拿出另外一個陶瓷小罐來一起放到桌上,隨后遠遠退開“這是母蠱。”
“嗯。”馮知初淡淡應了一聲“半個月之后給你。”
衛若衣回道“也沒那么打緊,醫藥館快要開業了我有好多事情要忙,您可以多留一段時間。”
“嗯。”
看著兩人這么快就將子母蠱的歸屬敲定下來,而且半點火藥味都沒有,林大夫小小的驚訝了一把。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將軍夫人還好說,馮大夫絕對不是這么好說話的人,所以這兩人如此如此簡單的就將此時解決了,那這定然是因為某條他不知道的醫則了。
所謂醫則,就是由仁德會所擬定出來的,希望廣大大夫能共共同的遵守的規則。
這些規則都以“仁德”二字為出發點,說是規則,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個大夫應當有的行當素養。
醫則強調的是仁德自在人心,所以并不強行的要求任何人,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自覺遵守。
只是林大夫從醫這么些年,之前的年頭都因為沒有辦法接觸到真正的醫理而汲汲營營,甚至劍走偏鋒。
是以雖然知道先前可能是某條醫則,但是具體是什么就觸及到他的知識盲區了。
不過反過來想想未免又覺得有些好笑,這么簡單的事情,先前舒紅瑛還明嘲暗諷的跟他又爭又搶折騰了半天,這女子平日里仗著是馮大夫的徒弟,一直眼高于頂,一副對他還有其余幾個大夫都不太能看得上的樣子,原以為有多大能耐呢,今日方知原來不過是狐假虎威。
想著,他偷偷瞥了舒紅瑛一眼,果然見她縮在角落中,臉色十分不好看。
林大夫收回目光,雙手揣在一起,眼觀鼻鼻觀心。
還是將軍夫人好,要醫術有醫術,要醫德有醫德,比某人不知道強到哪里去了。
林大夫怎么想衛若衣可不知道,累了這么久,事情既然已經解決了她自然是先回府歇息去了。
囑咐好人如何照顧那女子,她便帶著自家夫君和丫鬟跑路了。
也是巧了,剛走到軍營門口便遇到了厲衡,恰巧他辦事回來,聽見他們要回府,二話不說調轉馬頭就跟他們回去了。
因著答應了折枝要給她買朱記的包子,車架特意從鬧事區繞了一圈。
厲衡聽說折枝有份,立馬不依了,興沖沖的也跟著去排隊給自己買包子吃。
他跟厲鈺不同,他年紀小,性子活潑,時常在陽嶺城大街小巷里活動,城中不少的百姓都認識他,是以剛剛站到隊伍里,便被人認了出來。
這一傳十十傳百的,不一會兒排隊的人,賣包子的人,在附近溜達的人都知道小將軍親自來買包子的事情。
跟權勢無關,同情義有聯,厲家軍這么多年為臨郢關付出了多少,厲氏兄弟為百姓們付出了多少大家都是記在心里的。
小將軍辛苦了一天,還要來親自排隊買包子,不能回府休息,百姓們這可不能依了,紛紛給他讓位,厲衡當然推辭,這一來二去的誰也不肯退讓。
最后還是朱記掌柜的通透,直接包了一籠包子送到了他手里,都到手上了也不好推拒,何況再推拒百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