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父的臉色也不太好看,上門提親哪有空手的?女兒昨天晚上教他們,凡事要換位思考。
試想一下,如果他們家是這種情況,肯定不會讓小兒子繼續讀書,16歲該回家了,一次考不上難道考一輩子嗎?
他們兩夫妻會把小女兒照顧在身邊,不給其他孩子添麻煩。給大兒子說媳婦,一定盡最大能力把聘禮備的足足的。
畢竟是自家條件不好,求人家姑娘下嫁,求人就要有一個求人的態度。
反觀顧家這一家人,平時覺得他們家可憐,總是幫襯著,而忽略了存在的根本問題。
顧家大娘把大兒子當牛當馬卻一味的寵著小兒子,這樣一碗水端不平的婆婆,誰家父母敢嫁女兒?
婉兒說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只是咱們家沒看清楚一些事情罷了。
祝父祝母表情不悅,任誰受他們家恩惠卻反過頭來輕視他們家女兒,都會不高興。
聽顧家大娘的意思,倒是婉兒對他兒子情有獨鐘,她樂意成人之美。
祝母笑了,要不是婉兒親口對他們說,根本不喜歡顧家大郎,聽顧大娘的口氣,只怕都要相信她說的是事實。
顧二哥直接趕人,妹妹走的時候說了不許別人家來打秋風。一準是知道他們家買了很多東西,就想上門娶他家妹妹,還不帶媒人說聘禮,還指望他們祝家倒貼嫁女兒,做夢吧。
祝父還是忍著火氣,把人請了出去,他說他家婉兒不嫁。
顧大娘卻說長子配長女,他家大郎和祝家長女,天作之合。
聽她的意思,祝家父母倒像是棒打鴛鴦的惡人一般。
祝母心里憤怒,她也是有長子的媽,如果是祝家長子要娶妻,哪敢以這種口氣去女方家里!也不看顧家是什么條件,顧家大郎是什么條件?每天在家做牛做馬的,還想娶個媳婦跟他一起做牛做馬,伺候他們一大家子?
如果他家小兒子真有出息,把說讀出來了,以后娶個高門大戶的女兒,還不欺負死他們家大媳婦兒。
以前他們只是覺得顧家有一個癡傻的女兒,會是長子長媳一輩子的負擔。
昨天聽婉兒分析才知道這一家根基,觀念就不正!再可憐他們家那個傻女兒,也不可能賠上自家的女兒。
這對母子無恥的盤算著他們家婉兒,貪婪的樣子,看著真是惡心。
幸好他們就要搬到鎮子上住,遠離這一家瘟神。
祝父開始還覺得伸手不打笑臉人,只客客氣氣的把人請出去,說這事沒商量。
沒想到,顧母接著喊窮,說自己聽說他們家發財了,才腆著老臉上門,問可不可以借給他們家20兩。
祝母氣得牙癢癢,又被婉兒說中了,幸虧沒有把他們家挖到人參,賣了300兩的事情講出去。
僅僅是今天中午父子二人買東西回來被眼紅的人看到,就會有人打他們家的主意。
按女兒說的換位思考,如果是村里有人家發財了,他們家會去打秋風嗎?正常人都不會。
如果別人家高興請吃請喝,他們家也樂意去吃點喝點,但不好意思白吃白喝,意思意思也會帶點禮物上門。
祝父聽不下去了,泥人也有三把火,以前只覺得他們家可憐,沒想到真是可憐之人真有可恨之處。
婉兒小小年紀比他們看得深遠,不愧是在夢中被神仙點化了。要是以前他白得300兩,肯定不瞞著鄉里鄉親,人家上門借錢他有余錢一定借。
他們祝家這輩子沒發過大財,以前不存在別人開口就要借20兩的事兒。
虧這顧家老母也開的了口。顧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忙解釋是聽說他們家買了很多東西看著像是有余錢才敢開這個口。
祝母直接把和賣家簽訂一式兩份,給他們家存留的這份的字據拿了出來。
“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