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那邊老師不但每個月有兩千多塊軟妹子的工資,還有兩千港城幣的補貼。
雖然特區(qū)的物價很貴,聽說西瓜要賣一塊錢一斤,他們這里才八分到一毛。
特區(qū)賣的都是進口牙膏,一支十幾塊。他們這里用的都是國產(chǎn)的,只要一塊五。
還有孩子們的輔食,零食,都很貴,但都非常好吃。
劉桂英一個同學去年辭職去了特區(qū),過年的時候帶了很多小零食給她兒子,還說了特區(qū)的好政策,好生活。
她心動了,這個學期一直在想著和丈夫一起辭職調(diào)動去特區(qū)的中學。
她寫了求職信,那邊回話說優(yōu)先要接受有職稱的老師,有中級職稱的直接給三室一廳的住房,加三十八萬安家費。
沒有職稱的就沒這個待遇,只能和普通老師按工齡排隊分房,安家費也沒有。
原本她今年評職稱是十拿九穩(wěn)的事,壓根就沒想過評不上。
得知沒評上她氣得發(fā)抖,陳志超不但不為她出頭,還勸她想開點,今年不評,那就過三年再評。
丈夫的話讓她更生氣,她討厭這個窩囊的丈夫,老婆被人欺負不但沒本事為老婆出頭,還要勸她當阿q。
她逼丈夫辭職跟她一起去特區(qū)賺錢,哪怕沒有房子沒有安家費,就憑現(xiàn)在的學校欺負人,她就不想呆了。
陳志超卻說,特區(qū)那邊都是生意人,人太有錢思想就容易受誘惑,他不肯去。
劉桂英就單方便提出辭職,結(jié)果學校卡著檔案不放,理由是夫妻一方當年是作為家屬接受,要走必須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她這才鐵了心要跟陳志超離婚,不離婚她要么就走不了,要么陳志超就會失業(yè)。
以丈夫安逸的性子,失業(yè)之后出去闖肯定是不行的。
劉桂英最遺憾的是,她自己像個男人,有拼搏的血性。
而丈夫像個女子,說的好聽是恬靜悠然,實際就是不思進取,只想要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凡生活。
雖然他們在省會城市重點初中教書,但好東西賣的一點都不便宜,以后培養(yǎng)孩子,彈琴,畫畫,哪樣不要錢?
特別是這些年,大學同學陸陸續(xù)續(xù)都去南方特區(qū),最少工資都有一千五,稍微出色一點,當個部門的小頭目,月薪三千,還有不少于工資的提成。
一個月賺的抵他們兩口子一年的收入。
多的不說,此刻的劉桂英就想去特區(qū)中學當老師,除了正常工資,聽說還有補課費。
一年小六萬到到手一點問題都沒有。
分魂力進入劇情的時候,正是劉桂英沒評上職稱,在家和丈夫吵架的時候。
陳志超安慰妻子:“人家朱老師都38歲了,讓他這次先評,我們還年輕,下次再評嘛。反正評上,一個月工資只多五塊錢。”
9413模仿者原身的口氣,放緩了速度:“在這個學校呆著,的確其實一個月是只少5塊錢,但如果我們兩個調(diào)去特區(qū)中學,有職稱的就有3房1廳的大房子,和38萬的安家費,如果沒有職稱,我們?nèi)チ司褪枪忸^老師什么都要從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