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回憶起剛和杜楠生結婚的時候,流露出來的痛苦和哀傷,劉桂英信她說的話。
杜楠生拿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鳳凰男,他的工作能力,的確是翹楚,堪稱鳳凰。
不然也不會被汪敏的爸爸看上。說起來汪敏的爸爸很多老上級的孩子都去了南方。
汪敏一點都不知道南方的優惠政策是不可能的。
只能說她安于現狀,壓根就不想動。如果她想動,以她爸的關系網,找路子給她安排個鐵飯碗的工作一點問題都沒有。
劉桂英把杜楠生未來的潛力,和男人到四十歲功成名就都不怕沒女人上趕著生孩子的隱患都告訴汪敏。
算是女人之間比較深入的談話,如果不是因為上輩子的緣故,她才不說這么多。
汪敏只想過杜楠生以后會有錢,畢竟南方工資高,但她想不到會多有錢。
超英鞋業中層的工資聽劉桂英說保守有三千。還有這次得了五萬的獎金。
這些事杜楠生都沒有告訴她,甚至這個月女兒的撫養費還是五百。并沒有因為他漲了工資而增加。
如果杜楠生以后有新家庭,只怕給女兒的會更少。
但因為這樣她就要和他復婚嗎?這次提離婚的是他,他提復婚也只是為了分房子。
這讓她心里很難過,結發夫妻,本是恩愛一體,但她似乎看不透杜楠生。
劉桂英現在一點都不想撮合,汪敏和杜楠生復婚了,本以為是汪敏教壞了孩子,看來并不是。
如果杜楠生家注定重男輕女,汪敏帶著女兒好好過日子,不要以為杜楠生賺了錢就會給女兒更好的條件。
杜楠生賺再多錢也沒空管女兒,親生的都不管,難道指望后媽?
憑心而論,她當后媽的那幾年,只是在金錢上盡責盡職。其他都交給她奶奶,畢竟是她親孫女,以為會有一份憐惜。
看來,她大錯特錯,重男輕女的老太太心是歪的,歪的三觀能教孩子什么好的東西?
劉桂英只覺得汪敏太天真,對杜楠生當個好爸爸一直抱有幻想。
成長環境不一樣,對問題的看法和態度不同。
杜楠生家里孩子多,別說生的女孩子都送人了,就是兒子也不多待見。能賺錢兒子才是好兒子,至于三觀,道德,根本就沒這個概念。
杜楠生和汪敏結婚后,受老丈人的影響才一步步學為人處事的選擇和方式。
可以說沒有他老丈人就沒有現在的他,只是他沒有意識到老丈人對他的恩惠,或者說選擇性不去在意老丈人家的恩惠。
特別是工資問題,根本都不起劉桂英原先知道的版本。上輩子杜楠生告訴她汪敏結婚后就領他的工資,絕口不談臨時工的工資是多少,更不說最困難的時候一直幫補他家。
她以前就是信了他的一面之詞,才認為女兒是被他前妻教壞了。
至于汪敏,其實是外強中干,一面像傳統女人依附丈夫,一面又嫌棄杜楠生家庭條件。
他們的婚姻開始就是個錯誤,即使止損不是壞事,壞就壞在杜楠生以后發達了,汪敏天真的以為他會好好照顧女兒。
如果杜楠生真的在乎女兒,怎么會不爭取女兒的撫養權。
她上輩子一直在跟陳志超爭兒子,只是她太忙,知道兒子跟著她沒有跟著爸爸得到的關愛多。
這才不斷的用錢彌補兒子。即使陳志超再反對,她也要不斷的用錢,似乎只有錢平衡她自己心中對兒子的愧疚。
汪敏挺喜歡劉桂英,非要請她回家吃飯,這時候請客吃飯都是在家,外面多數只有小面館之類的快餐。
上得了臺面的館子太貴,普通人還沒有去館子請客的概念。
劉桂英要的同事們先回招待所吃飯,她自己去汪敏家,不好空著手,就偷偷去旁邊小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