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為什么這么說呢?
以前胡玄宗不懂,現在卻知這是人性。因為救急幫困對方會心存感激,而救窮幫懶只會讓人更加依賴,而不去解決問題的根本。
在五龍嶺下的村民看來,葫蘆觀歷代觀主醫術都精湛,卻很少主動替人看病。大多時候,都是村民覺得不舒服,才會想到上山去找道長看病,以圖省點醫藥費。
而在此刻的胡玄宗看來,以他的醫術很多疑難雜癥都會治。問題是,收費高了村民不樂意,收費低了醫院不樂意。況且,葫蘆觀歷代觀主,可都沒有行醫資格呢!
誰敢保證,不會有人拿這理由找麻煩呢?
反倒像現在這樣,村民主動求上門,更不會惹來什么麻煩。農村人治病喜受偏方,也是人所皆知的事。碰到被毒蛇咬傷,能救命時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曾幾何時,也有人向胡玄宗師傅購買治蛇毒的解毒丸,可老道長從未猶豫表示拒絕。即便出價再高,也休想從老道長手中,買到其自制的一粒解毒丸。
早年胡玄宗也問過這個問題,覺得師傅是不是擔心被人破解秘方,才始終不肯出售解毒丸。即便有人誠心拜他為師,想跟其學習醫術,均被老道長拒絕。
直到后來師傅才語重心長的道“中醫搏大精深,什么藥治什么傷,份量多少,火候多少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我秘制的解毒丸,別人想破解也沒那么容易。
若是這解毒丸落入貪婪之輩手中,大肆出售這種解毒丸,有時救不了命不說,還有可能要了別人的命。何況,此乃道觀傳承,豈能輕授于他人呢?”
有關傳承之說,自古就有父傳子、師傳徒,道法不輕傳之說。自從收養了胡玄宗,在老道長的心里,他所會的這些醫術,唯有胡玄宗有資格學,其它人都沒有。
那怕胡玄宗對學習中醫沒什么興趣,老道長總會想辦法,傳授一些胡玄宗辨藥制藥的知識。正是憑借這些知識,才有了后來胡玄宗進百草宗當雜役的事。
對很多有幸進入洞天界的地球修士而言,并非人人都有資格進入宗門。即便是雜役,也要看天賦跟資質。跟胡玄宗一起進入洞天界的修士,絕大多數都淪為散修。
在講究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規則的洞天界,散修只比平民高貴一些??缮圆蛔⒁猓陀锌赡艹蔀槠渌奘揩C殺的對象。有宗門便有庇護,散修則只能各安天命!
聽到劉大牛詢問多少錢,胡玄宗也笑著道“牛伯,錢就不收了。你要覺得過意不去,等收完稻子,送我兩袋怎么樣?往后,我也打算在山上養點雞!”
“那不行!這救命的事,怎么能不收錢呢?”
“牛伯,觀里存的錢夠我用很久呢!錢就不收了,到時你送我兩袋稻子。我師傅定下的規矩,你總不能讓我破戒吧?真要算起來,兩袋稻子也不便宜呢!”
“好吧!好吧!你跟你師傅,還真是一個脾氣。行,等收完了稻子,我給你送幾袋。別跟我爭,你要是連稻子都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這藥,我就揭了!”
見劉大牛也很堅持,胡玄宗最終沒在多說什么。婉拒牛嬸的吃飯邀請,背著藥箱又回到山上。而其離開后,很多村民就此事也展開了議論。
家常里短這種事,無疑也是村民的最愛。先前擔心胡玄宗太年青,怕是在山上待不了太久的村民,此時才真正相信,胡玄宗是真心決定繼承觀主之位。
反倒是劉冬生,聽到眾人越說越離譜,也很直接的道“行了,少在背后說人閑話,三郎已經夠可憐的了。他能安心待在道觀,對咱們不也是有好處的嗎?
往后沒什么事,你們也盡量少去麻煩他。別覺得他年青,就覺得他好說話。占道觀的便宜,你們也好意思嗎?都散了吧!地里活,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