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山下響起的鞭炮齊鳴之聲,待在五龍嶺道觀中的胡玄宗,依舊跟三個老人悠閑自得。同樣沒興趣參與的明婷,也陪坐在一旁,不時給眾人添茶續水。
跟胡玄宗接觸的越久,明婷越發覺得這個實際年齡比她還小的男孩,心態卻顯得比她爺爺年齡還大。與三位老人坐在一起,絲毫沒讓人覺得胡玄宗是年青人。
那怕跟胡玄宗剛接觸不久的宮興城,內心也顯得極其震撼。明明二十不到的胡玄宗,生活感情卻老成的令人害怕。接觸久了,讓人覺得胡玄宗似乎飽經滄桑一般。
當宮興城好奇詢問時,胡玄宗也笑著道“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很多事也并非一定要有所經歷才能悟透一些人生道理。宮老別忘了,我是葫蘆觀第八十一代觀主。
葫蘆觀有個傳統,歷代觀主仙逝之前,都會留下一份遺書,或者說人生簡介與感悟。有些東西看的多了,自然也就悟了。對修道之人而言,其實最注重悟性的。”
“修道即修心!悟透了,也就得道了,是這個意思吧?”
“宮老妙言!”
面對胡玄宗的恭維,宮興城卻搖頭道“這話不是我說的!當年我在西江主政,跟天師府的老天師有過幾面之緣。這話也是他說的,可那時我不太理解,悟性不高啊!”
“職業不同,心態便不同,看待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悟,其實也有很多種,學生學會課堂老師傳授的知識,也可稱之為悟。官員在官場如魚得水,也可稱之為有悟性。
于我而言,歷代祖師的手記,只可做為參考,卻不能成為我的人生感悟。其實有些事,只有真正經歷,感悟才會更深。說直白點,我有時也只會紙上談兵罷了!”
坐在一旁的明學禮聽到這番話,也笑著點頭道“看來沒點天賦,想當個道士都不夠資格啊!修道之人,講究清靜無為。可身處世俗,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是啊!不長生,終究難逃道死身消之災。但世間修道之人,又有幾人能長生呢?只是對我輩修行人而言,有個念想總是好的,那樣獨守清貧與寂寞,才不會覺得日子難熬。
如同網上那些人所說,人,夢想還是要有的,不然跟咸魚有何區別呢?夢想或許很難實現,可要是真有一天實現了呢?其實這些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對于胡玄宗說出的這番話,負責添茶倒水的明婷也笑著道“看來你平時也沒少上網哦!”
“閑著無聊,打發時間,消遣一下還是可以的。其實網絡是個好東西,足不出戶便知天下大事。既然我有心坐此山觀風云變幻,卻也需要知道,這山外正在發生那些變化嘛!”
聽到這些話,宮興城想了想道“小道長,以你之見,這世間究竟在發生何種變化?”
端起茶喝了一口,胡玄宗笑著道“看來宮老如陳老所說那樣,還真是長著一顆為國為民操勞之心。世事雖有變幻,短期之內也出不了亂子,官府還是有能力的。
只是有一點卻能肯定,國之外應該也不時有異象發生。我知道宮老心有好奇,可我還是想說,有些事我說的未必準確,最終還是靠你們自己去悟。
唯一能說的,或許就是我自己的一點想法,那就是大爭之世已然降臨。昔日的傳說,或許不久即將重現。流傳民間數千年的仙俠之說,也許很有可能變成現實。”
“那小道長覺得,官府應該如何應對呢?”
對于這樣的請教,胡玄宗卻笑著搖頭道“宮老既然跟老天師相識,不妨去請教于他,或許會有所收獲。老天師執掌一方道門之牛耳,他或許會給宮老一個答案。
只是我想奉勸宮老一句,天地之變已然無法逆轉,官府只需引導良善,打擊罪惡即可。除暴安良這種事,官府一直做的不錯。可對正道中人而言,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