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把事情交給他辦,魏忠賢在心里面可是激動了起來。
只要這一次事情鬧騰起來,他就有把握擴大他的權利,絕對能夠壓錦衣衛一頭。
最關鍵的是這次真的是一個大案子,他計劃了這么久,終于可以展開了。
一旦計劃成功了,那就到了他翻盤的時候。
魏忠賢一邊向外走,心里面一邊琢磨,眼睛也越來越亮。
這一次要讓所有人都看看他老魏的能力!那些人整日叫囂著,他們知道什么?
在京城,有個地方是天主教的人聚集比較多的,這個地方就是天主教的圖書館。
為了能夠在大明傳教,天主教的人想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比較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書籍把西方的知識傳播過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這也是經過一次次的實驗之后發現的。
現在在京城這個地方,天主教說了算的人有兩個人,一個是郭靜居,一個是金尼閣。
最關鍵的是這兩人與人交好,像徐光啟、李之藻、沈庭筠等人與這兩人的關系都非常好,甚至總是在一起。這兩人甚至曾經還在他們的家里居住。
在查到這些關系之后,魏忠賢就準備從這上面做手腳。
一旦皇爺同意了他的說法,要嚴懲郭靜居和金尼閣,這件事情就有意思了。不知道到時候他們會怎么選擇,魏忠賢的心里面還是很期待的。
而此時的皇宮里面。
朱由校也在靜靜地等待著。
金尼閣這個人,朱由校還真的就聽說過,而且是在前世。
朱由校曾經也非常的唏噓感嘆過,只不過是為了大明感嘆,而不是為了一個叫做金尼閣的人。
因為利瑪竇的事情傳回了歐洲,歐洲的傳教士們非常興奮,這極大的刺激了他們的心,導致這些人特別激進,都想要來東方傳教。
金尼閣就是其中之一,他遵循利瑪竇開創的道路,帶來了很多的書,用來加強自己與大明的溝通,希望能夠打動大明的皇帝與臣子,讓大明的皇帝與臣子允許他們在京城里面傳教。這一點很重要。
如今的金尼閣,已經是第二次到大明來了。他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不只帶來這些西學人才讓后人感興趣,他還為中國帶來了整整一個圖書館的書籍。這些書都是精裝本,無一重復,囊括歐洲古典名著和文藝復興運動以后的神學、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最新成就。
為了募集新書和儀器,金尼閣漫游意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終于收集了精裝圖書七千余部,全部被他帶到了大明。
除了這些書籍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儀器也被他帶到了大明。
后來,金尼閣在杭州病逝,“西書七千部”介紹給中國知識界的計劃流產。
再后來,李之藻和王徵等人零星翻譯了其中一些著作,而大部分書籍蒙上塵埃,默默地流失。
一直到1938年,北平天主教堂整理藏書樓時發現了“七千部”中殘余的數百部,其中有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和開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學概要》等重要的科學典籍。
當時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朱由校的心里面就是一頓痛哭。
明朝末年,大明實在是耽誤了太多的事情,也實在是錯過了很多的機會。既然現在知道了金尼閣這個人在京城,那這一次就不可能讓他再跑了;他帶來的書籍和儀器,也全都會歸自己所有。
既然他們這些人想要建造圖書館,朱由校準備好好地給他們建造一個圖書館。朱由校的心里面早就打定了主意,正好現在可以用上了。
至于魏忠賢說的事情,自然要改,自然要和他們好好的商談。
對于自己的談判能力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