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們耕種面積和產量都比較大,農民們除去交稅和自家的花銷后,仍能剩余很多糧食,可以說我們飛天城建立的戰略儲備糧還不夠農民手上的余糧多。在這段時期,我們通過從農民手上不斷購買糧食,彌補了接收數百萬流民后的糧食空缺,而農民也可以將一部分積壓了數年的陳糧出售,一舉兩得。而且黃巾之亂以來,領地里已經收獲了兩次糧食,集領地之力應付這增加的流民,只要小心妥當,可以順利過完這個冬天的。”
“關于治安,一下子增加那么多的流民,難免會出現治安下降的問題。老夫和黃仕以及刑部部長臧戒,在發現問題后,及時做出安排,將接收過來的流民進行編戶齊民,增加城防軍,方便管理。不過飛天城所在的山谷人口眾多,接納的人不多,絕大部分都遷到了附近的海島上,以充實地方鄉鎮的人口。這些流民曾經大多也是無家可歸之人,在一個海島上通過勞動可以獲取食物和住所,加之城防軍加強了巡防,他們在海島上無處可逃,漸漸地治安就穩定下來了。”
聽完曹老講了幾大段話,陸霜點了點頭,他們現在每走的一步都會遇到很多困難,關鍵是如何去解決這些困難。
“夷州的情況呢?夷州也有三百萬人口了嗎?”陸霜掃視了下堂下的文武官員,注意到了一個許久未見的面孔,“周柏,現在夷州的狀況如何了?”
“主公,許久沒見,甚是想念啊。”周柏很久沒見過陸霜,夷州和飛天城相隔太遠,傳送陣又無法使用,這大半年幾乎屬于失聯的狀態。
“鎮海城在黃巾之亂爆發前已有將近一百萬人口,不過到了黃巾之亂結束,也才增加到三百萬人口。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夷州人口實在太少,越推進到深處人口越稀少,甚至連綿一大片都是難以居住的原始叢林;二是夷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側平原上,而西側平原呈南北狹長走向,鎮海鎮所處夷州北部,南下剛好有一座重城(大約在新竹位置上),鎮海城的軍隊缺少重型攻城武器,故將重心放在了夷州北部的開發上。”
“經過數個月的努力,目前夷州北部已在鎮海城的控制之下,北部的盆地經過開荒,也已適合耕種。現三百萬的人口中,士兵四十余萬,五階兵三十萬,六階兵七萬,七階兵三萬,八階兵不足一萬,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兵力吃緊。農民一百四十萬,絕大部分都是初級農夫,雖然這里的水利、耕種技術、耕種工具等不如飛天城,但氣候倒是十分適宜,一次產出的糧食能滿足鎮海城一年的糧食消耗。而除了農民外,還有合計六十萬的漁夫、礦工和伐木工等,以及數萬的其他各類職業,剩下的就是實在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婦幼了。夷州這邊迫降而來的人口和領地招募的不同,是整個部落一起加入進來的,其中就包括了一部分不能勞動的。”
聽完周柏大致的講述后,陸霜對他的工作表示認可,畢竟當初誰也沒想到會突然爆發黃巾之亂,導致兩邊的通訊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那時陸霜還從夷州那抽走了十萬新兵,使得鎮海城高資質的青壯人口減少。
如今黃巾之亂結束,傳送陣重新開放,陸霜對夷州有了進一步的計劃,便是夷州大開發。將一部分在飛天城或海島這邊的剩余人口轉移到夷州去,夷州的氣候非常適合耕種和種植業,瓜果和漁業資源豐富,可以發展商業,增加經濟收入,并將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帶過去。
另外一個步驟就是,集結飛天城的主力軍團或者支援大型重型攻城武器,將夷州的一些城池給攻打下來,再將影響力輻射到周邊。
總之,夷州這塊肉是要吃下去的,雖不能一口吞咽下去,但陸霜要把好吃的部分先吃到嘴邊,再一點點去啃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