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文宇一直在考慮這么多錢怎么花的問題,按照他自己的消費水平,有個一億兩億的一輩子就夠花了,就算三代人加起來,也花不了十億吧。
修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還會有別的動作,修路這筆錢會由蘇華貿易公司來出,現在賬上已經有十幾億美金,等明天前蘇解體,應該能有25億到30億,足夠了。
朱廳長和聞書記都很激動,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而且還能增加一筆濃濃的政績,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一噸熱乎乎的餡餅。
“文宇,這種事情也只有你說的出來,而且也只有你說的才讓人相信不是在吹牛。”
鄭市長有些感慨,文宇家以前有多窮他再清楚不過,現在卻是一兩百億隨便捐,真不知道他有多少錢。
“九全鋼廠的胡書記想請你抬抬手,讓他們下面的配件廠重新回到供應商名單,他不好意思開口,我來代他說吧。”
看著幾次欲言又止的胡書記,鄭市長還是幫他開了口。
“沒問題,只要質量可靠,我們當然歡迎,胡書記到時候讓他們去投標就行。”
這種事情文宇當然不會不給面子,當初的事已經過去了,再抓著不放也沒什么意思,畢竟和鋼廠沒多大關系。
“謝謝,文總真是大氣,以后有什么用得著我胡某人的地方,千萬不要客氣。”
胡書記也有點激動,沒想到事情會這么順利。
“不是,文總,他們都撈到好處了,你總不能讓我們鷹市本地人空手而歸吧?”
所以說當官就得臉皮厚,聞書記說這種話可是一點都沒覺得不好意思的。
“也是,那我就在鷹市捐兩所大學吧,一所農業大學一所理工大學,4年制本科。每所大學10個億,目標進入全國前三十,地什么的就要麻煩聞書記去爭取了。”
文宇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學校要么不捐,一捐就是兩所。
農業和理工對于西部建設都非常重要,培養再多的人才都不為過。
“文總大氣,我代表237萬鷹市人民感謝你。不過我厚著臉再提個要求,能不能再建一所醫科大學,咱們西北這邊急缺優秀的醫務人才。”
聞書記牢牢掌握了得寸進尺的精髓,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行,這錢我出,不過你們批地可不能扣扣嗖嗖的,把大學搞的跟鴿子籠似的。至少每所占地5000畝,這是最低要求。”
文宇理想中的大學應該是占地萬畝,學生數萬,綠樹成蔭,小橋流水這樣的。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聞書記豪情萬丈,感覺自己一下子年輕了20歲,渾身充滿激情。
一個地級市,從沒有一所大學到一下子建三所,這是要上天啊!
不過這些學校能不能批下來還不好說,畢竟華夏西部大開發戰略也是十年以后的事。
今天是周六,幾個大佬都是吃了晚飯才走的,個個紅光滿面,聞書記還有點喝高了。
“你跟他們說了啥,一個個都樂得像個孩子一樣。”
大姑夫李向軍是聞書記那桌上官階最低的,兩頓飯都吃得戰戰兢兢。結果晚上那一頓幾個大領導都放開了喝,聞書記竟然還主動找他喝酒,讓他受寵若驚。
“哎,說起來都是淚,還是不說了。”
文宇嘆了口氣,自己這邊大出血,大姑父這邊應該是官運亨通了。
不過他年紀已經50多歲,最多也就是到市里再退休了。
劉東把老板送回市里后又折返了回來,她老婆和孩子現在就住在文瀾苑里,他周末也跟著住過來。
“一直知道你是個大老板,沒想到竟然有這么大。”
這句話有些語病,不過是劉東的真實想法。
自己還在為花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