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楊浩一個人堅持下來了,并且一直等到了今天。
那么其他男人也不太可能會幫助靖子殺人。
這么說是否還有遺漏的追查點?
常昆一點一點回憶查案的經過,已經調查對象。
“和靖子有關系的男人”
“到現在都沒有被注意,肯定是一個存在感相對較低的人”
“目前他可能會處在暗處么?不,他一定出現在我們視野過”
常昆圖突然一拍腦袋,“對了!靖子的那個鄰居!”
“之前調查便利店監控的時候,至少十號往前的一個星期內的視頻中,他都出現在監控視頻里。很巧合的都是在靖子執勤的時段”
“他是目前最符合這個假設的人選。”
“我記得去找他問話的檔案中,他說自己跟靖子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關系,只是鄰居。可去照顧店里生意,不用每次都挑靖子在的時候吧?”
“何況便利店的工作時段,都是和其他員工交換,今天是這個人上下午三小時的班,明天就是另外一個人接替。”
“所以這個叫葉翎的男人在說假話么?”
現在再梳理一遍案情,事發之后尸體在防堤被發現。發現時,被燒毀嚴重,指紋消失了。
但是現在刑偵技術相當先進。尸體旁邊的自行車上面留有指紋。
并且留有含有dna的物質。
通過在死者生前居住的旅館取證,進行指紋和dna的對比,能夠確定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尸體就是王三。
這里疑點之一,王三在這個城市最唯一有聯系的就是靖子。
那他騎自行車去防堤干什么?
或者說,真的是他自己騎車去防堤的么?
那個時段,根據監控的取證,靖子在便利店上班,除非她能夠分身,不然沒有可能會出現在防堤附近,進行作案。
事后還若無其事跟自己的女兒去看電影,去唱歌。
所以如果她是兇手,有幫兇存在是必然的。
從這一點出發,王三有可能不是自己騎自行車去防堤那邊。
他大概率是被殺害之后,被人移尸到那里。
那輛自行車是兇手放在那里迷惑破解組的?
可是車上留有王三的指紋和dna物質,兇手是怎么做到一點不留下他的信息的?
先不說這個,單從作案時間上思考,葉翎和楊浩都有作案的嫌疑。
常昆以手指叩擊桌面,其聲音和墻上的掛鐘重合,“咚,咚,咚”時間不知不覺間,指向了十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