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沒了,各藩王也被李縱殺了個遍。
唯一還沒有被殺的,也就只剩下樂安王這個正統(tǒng)。
作為皇帝的義兄弟,更是與樂安王的孫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的李縱。
此時,唯一可能還存在競爭的,也便只有樂安王了。
國不可一日無主,此時,但凡是聰明之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一到了這個時候,樂安王便開始稱病。
那便更是向外界透露了,他不愿與李縱爭的心。
李縱是他孫女婿,他肯定不爭!
只能說……這只老狐貍!
一些沒節(jié)操的,已經(jīng)在想,要是老夫當初也把女兒嫁與他為妾,如今的境遇會不會更好上一些。
當然,不可避免的,李縱也會被一些老頑固所否認。
這個李縱倒是不怎么在意。
至于李縱的手下,當然是都希望李縱稱帝的。
那到底自己要不要稱帝?
說實話,李縱也在糾結中。
他這一糾結,反倒是手下們都急了,而且完全看不懂大哥啊。
有人猜測,李縱是不是出于情義,不好去稱帝。
雖說他是狗皇帝的義弟不錯。
但是,如此奪人江山,也不是一件好聽的事兒。
陸議便是往這個方向去想的,當李縱問他,自己接下來當如何,他也是按照這個方向去答。
李縱想想也是,這么多兄弟出生入死,他要是說,接下來我們要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別說外面的人不同意,他的手下,估計也不會同意。
人民?人民算個屁?
那怎么辦?
陸議便提議,先給第五嘉下葬了,他再去祭拜,先把名義擺正了。然后讓樂安王那邊,也公開表態(tài),自己不愿意當皇帝,把機會讓給李縱。
說實話,陸議感覺李縱早就想稱帝了,畢竟,他殺死那些藩王來可絕不手軟,男女眷可謂是一個不留,全部殺了個精光。
為的是什么,為的,就是將來自己稱帝毫無阻礙。
陸議會這樣想李縱,實在是不太奇怪,畢竟,古人會有古人自己的局限性。
那便稱帝吧!
李縱稱帝,其他人都難以有意見。
因為李縱的幾十萬大軍都還留在城外呢。
而李縱稱帝,至于李父,自然是直接被封為太上皇了。
只能說……
李父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這兒子,竟然會走到這一步,他在想,這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或許,他心中早就答案。
立國之初,很多事情要做,安撫那些舊臣,重新分配利益,而且,因為中原剛剛經(jīng)歷一場大戰(zhàn),這邊地,外族叛亂也需要鎮(zhèn)壓。
好消息是,因為李縱打得太輕松了。
倒是沒有給到這些外族多少機會,他已經(jīng)是以最小的代價,來完成這一次的朝代變換。
三個月后。
張超輕松領兵鎮(zhèn)壓完外族回來,李縱這邊,也是祭拜完了第五嘉,開始稱帝。
國號,因為自己也沒有個公侯什么的稱號,所以,提議也是五花八門,最后,李縱覺得,既然也找不出一個好的提議,那就以‘新’為國號。
……
后宮之中。
本來這些地方,都是只有皇親貴族才能住的地方,而且是皇親貴族,才有可能走的進來的地方。
如今……
卻成了鶯兒的后花園。
“夫君你以前說,要給鶯兒建一個很大很大的后花園,是不是就是這樣的?”
面對鶯兒這天真的疑問,李縱也是道:“喜不喜歡?”
“喜歡,就是……”
李縱也是道:“就是有些不安,對吧?”
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