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鏡這個人對于行業之外可能不是那么熟悉,但是這兩年,也有很多平臺上刷到她的犀利采訪各路名人:
問揚冪關于軋戲的事情,然后追問她一年11部是缺錢嗎;問小路,直接說網友批評她矯情;就更別說問某小四了,直接問抄襲。
這個風格有人叫好,有人質疑。
有人評價她說,敢說說直接的真話,用這樣的方式來擊碎虛榮的假象,揭開真實的一面。
大家就期待有這樣的記者。
也有人評價她說,她在準備采訪之前就已經預設好了自己心里的答案。這個答案可能是有偏見的,而她如果得不到這個答案
就會一直追問下去。
但無論怎么樣,很多受訪者對于這種略帶“冒犯”的問題,不說討厭吧。
至少是不太期待的。
好在這種問題只是少數,多數時候她采訪也比較正常。
而劇方也知道進退,安排的時間也就是二十分鐘采訪,提綱也提前發過來了。否則的話,花姐多半直接就推掉了。
次日,東四環,某咖啡館。
采訪的地點就在二層。
今天有點熱,陽光從玻璃窗透射進來,又被窗簾擋住,少數落在了墻角的滴水觀音旁邊,留下一小截交錯的光影。
桌前,葉青和易力鏡分坐兩邊。
調整好燈光,確認好兩人準備就緒,采訪就開始了,易立鏡以她那種慣有的平和語氣開始了:“是最近特別忙嗎?我們這次采訪只有二十分鐘,挺少的。”
“如果有質量的話,我覺得20分鐘也夠。”
葉青并不介意這種提綱之外的開場白,他早已不是新人了:“我這一年多接受的采訪已經很多了,確實也沒有太多新鮮的故事去講述和挖掘,也就是《藥神》的故事還比較新鮮。”
對面的易力鏡聽完也是愣了下,才繼續道:
“你提到了《藥神》,這是你第二次以男主演的身份拍攝,并且都是合作知名男演員,有什么感受?”
“參與角色程度更深吧,因為《唐人街》可能是已經寫好的本子,我主要演出導演要的感覺。而《藥神》的話,可能這個角色一開始還在很多關系上不太完善,我有參與補齊。”
他很滿意自己能把話題快速轉移到《藥神》上,也就多說了兩句。
不過易力鏡其實并沒有放棄,于是還是問了句:“聽起來很有進步,但聽說你是打敗了周易圍拿到了這個角色,很多人覺得他的演技是比你好的,你怎么看?”
“這個是劇方的選擇,我尊重劇方。”
“是因為你流量大嗎?”易立鏡開始發力:“市場上比較喜歡在二號,三號這樣的角色來分給流量演員,并不代表他們就演得好。”
葉青也依舊沒有回避,道:
“因為電影本質上是帶有一定商品屬性的,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在流量和表演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我覺得是很好的。”
“但那時候你還并沒有很好地主演作品,而你之前幾部主演的都很爛,所以你真的覺得他們是權衡過了你的演技嗎?”
來了,這連環追問的提問。
葉青示意助理稍安勿躁。
“我也是有試鏡的。”
他想了想,接著道:“如果你評價之前做了一些功課,看了我在《唐人街》和張子楓最后對戲的那一段,我覺得你應該能想象我準備的試鏡水平是怎么樣的。”
“所以那樣水平的表演,我自認為還是具有值得考量的程度的。”
葉青其實真正接受采訪的時候,發現對方確實非常犀利,從開場就問自己為什么時間給的少。
但他自己回答起來很是坦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