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齊家的小院,就撲面給人一種強烈地“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的感覺。
大門兩側都栽種了一種叫做孝順竹的竹子,這種竹子是南方的庭院觀賞竹,竹稈青綠,葉密集下垂,姿態婆娑秀麗。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在古代凡是有文化或者有追求的的讀書人,只要在財力的允許下,他們都會對竹子這種不會說話的植物趨之若鶩。
就像今天的有錢人對書籍的熱愛一樣。
這是一個典型的三合院的院子院子大概也就有個二百來個平方吧,不是很大,論面積自是比不上壕氣萬丈的駱濤。
院中還種了不少花花草草,這又給此間的院主人平添了幾許風騷。
東西廂房很高大,肉眼可見的比北方的廂房要高。
除了屋體還保留著清灰古色,門窗包括北房門外那兩盞燈籠都屬于新時代的產物,帶著濃濃的新風氣。
齊開見駱濤在打量自家的小院,也不免笑著詢問道:“怎么樣?我家不比你家差吧!”
心里也知道自家的小院自是比不了駱家的大院,但在庭院布置上也許能一較長短。
駱濤就不想好好回答他,別有意思的反問:“你是問我面積?還是院子的歷史?”
他被駱濤這么一問,表情也是頗為無奈,面露苦笑,手指著駱濤,“你啊你,貧嘴的毛病是改不掉了,咱就說布局?”
“這院子極具江南民居的特色,還吸收了園林景觀的理念,很是不錯,就是小了點。”駱濤很正經點評,但到了最后一句多少有點戲弄的意思。
這是該夸的時候還是要夸的,當然了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到問題的本身上,小就是小。
幾人包括初見的齊開的媳婦,也都知道駱濤這是又在開玩笑,紛紛露出潔白的微笑。
幾位大人的笑聲,也影響了齊家的小公主齊齊,她雖然年歲小,但她那笑聲可是十足的有穿透力。
像銀鈴般,咯咯笑個不停。
駱濤很喜歡這個小家伙,自見面她就很乖巧的拉著她媽媽的手,可是比自家那丫頭淑女多了。
進了待客廳,落座。
齊開就招呼道:“你們喝喝這龍井茶,感覺一下有什么不同?!?
聽他這么一說,駱濤就迫不及待地端起來嘗了一口,細品了一下,感覺……有股子糊味。
客氣點說就是還不錯,要是說的不客氣點,好像連市場上賣的都不如。
就連不懂茶的朱霖,喝一口之后都俏臉微蹙眉目。
駱濤在不知道情況的前提下,也沒有瞎說,自我安慰自己是摸著良心說的接下來的這番話,“不錯,怎么,這里面有什么講頭嗎?”
這開玩笑那也是講一個度,先前已經開了不少玩笑,現在就不適合還接著開,要是還接著開別人就該以為是在針對他。
“講倒是談不上,不過,這茶可是我和你嫂子,我們倆個親自采摘的,每一道工序也都是親力親為。……”
哦,怪不得,能喝出一股糊了的味。
“這個好啊,既做到了勞逸結合,又做到了陶冶情操,……在家的時候朱霖就說要是有機會學習一下采茶。”
齊開好奇道,“是嗎?”
朱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話題怎么突然間就扯到自己身上了,更沒有想到自己多年前說的事兒,駱濤還記得,面露微笑,“是的,我就是好奇這采茶是怎么回事的?…………”
齊開媳婦這位女主人就熱情的給朱霖解釋道:“朱老師,我和你說,這采茶很有意思,就想駱先生剛才說的……更為重要的是自己親手做的,意義就很不一樣。
不過,現在二茶已經過了,你要想體驗,那得等到夏至后了的三茶?!?
齊開媳婦說的二茶是指采摘龍井茶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