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駱濤一番解惑之后,吳天明只好望著那厚厚一摞菜譜,發出屬于他自己的苦笑。
“看來要想拍好這部紀錄片,還是要耗費一些時間,……光看完這些書,沒個十天半月是看不完的?”
現在的他也不想拍電影的事,既然被“賣”了過來,那就應該有被“賣”了的覺悟。
他也覺得在沒有自己喜歡拍的戲的前提下,拍拍紀錄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最起碼不閑著。
駱濤知道他的顧慮,便笑著回道:“這個不急,書你們慢慢看,一個月看完那咱就一個月之后拍,…我這邊在你們看書這段時間,也好讓人提前把前幾期的文案整理出來,還有把拍攝班子給你們搭建起來。”
這文案在去年的時候,駱濤就邀請好幾位京城老饕開始動筆,現在也有小一年多時間,關于京菜和宮廷菜的文案也已經寫好。
接下來就是整理出來,成為拍攝紀錄片的主干。
駱濤準備先從京城開始拍攝向大眾講述京城的美食文化。
自打有拍攝這部紀錄片駱濤就沒想著速戰速決。
在他的計劃里這部紀錄片怎么也得拍他個上百集,或者耗時好幾年,拍攝出成為人人傳誦的經典節目。
讓普通老百姓足不出戶,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飯的同時,也能夠全面詳細的了解一下中國特有的美食文化。
拍出時代精品,這也算對勤行事業做出了一點微薄之功,讓后世人也能一睹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韻味。
另外駱濤也打算培養西昌自己的拍攝團隊,專門從事拍攝紀錄片。
不是為了賺錢,就是讓他們替他自己留住一點回憶。
什么叫做豪,這才是真的豪。既滿足了自己的精神需求,還能為社會留下一些記憶財富。
以后當人們精神缺乏的時候,也好有個去處。
“那是最好了,時間不急,這樣我們也能好好深透了解一下各大菜系。
不過,也不需要一個月,咱看半個月時間就差不多了。”
吳天明這個人很倔,只要他認準了一件事,他肯定會做好。
現在他是下定了決心要好好拍攝這部紀錄片,態度上也不再是之前的拖拖拉拉,而是十分直爽。
個性決定一個人的成長,當然一個人要是沒有屬于他自己的個性,這個人必是一位失敗者。
當有了他的保證,駱濤心里也就不在有什么顧慮。
他不相信憑著國內這兩位大導演的能力,會拍不好一部美食紀錄片?
至于老謀子,他的情況特殊一點,完全屬于助攻,不能算做是這部紀錄片的主力。
原因是駱濤知道他現在是國內電影圈的當紅炸子雞,讓他一年之內不去拍別的電影,和吳天明一樣留下來專心拍攝這部紀錄片,這不太現實。
就算他不愿敷了駱濤的面子,愿意留下來,但其他人也不會愿意,現在外面很多人想著靠老謀子現有的名氣去賺錢呢。
怎么可能讓他留在駱濤這兒拍攝紀錄片?
定下了三軍之帥,其他事都可以忽略不計,接著三人又商量了一下拍攝的具體事情。
談到拍攝手法,駱濤是一點都不懂,就聽過名字,不知道具體意思。
什么觀察式、參與式、宣教式……
還有詩意型紀錄片、闡釋型紀錄片、觀察型紀錄片……
駱濤聽的一知半解,他們還沒有說完,駱濤就很不避諱的打斷了他們。
“拍攝你們是專家,我就是個門外漢,說了我也不是很懂,……我希望能故事化,不光講一個菜怎么做,重要的是講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
……比如清湯燕窩,我們要是拍攝這道菜,那我們就不能光拍攝廚師做這道菜的過程,還要講這道名菜背后的故事,一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