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院。
王妃在屋子里悶了兩天之后,實(shí)在待不下去了,李媽媽扶著她在花園里賞花。
看著一盆花長都不夠好,王妃叫丫鬟取剪刀來,那邊一丫鬟上前道,“王妃,三太太來了。”
王妃溫和的臉上閃過一抹寒色。
對于惦記她女兒陪嫁的人,她沒有好臉色給她看。
三太太被丫鬟攙扶著過來時,王妃一記寒眸瞥過去,三太太只覺得兩腳生風(fēng),恨不得轉(zhuǎn)身就逃。
這輩子她就沒丟過這么大的人。
“大嫂……。”
三太太的聲音弱的仿佛從遠(yuǎn)山飄來的一般。
她不好意思,王妃也沒給她臉,淡漠道,“受不起。”
但凡有拿她當(dāng)大嫂看,也不會打她女兒陪嫁的主意。
三太太知道王妃不會輕易原諒她,還有二太太……
想起二太太,三太太就恨的咬牙切齒啊。
真沒見過比二太太還蠢的人了,自己手腳不干凈,還敢那么大義凜然的幫王妃抓奸,把她的計劃全部打亂。
得罪了王妃,還和二太太交惡,想到以后在王府的日子,三太太心里都沒底。
只是事已至此,只能盡量挽回了,三太太賠罪道,“是弟妹鬼迷了心竅,才做出這樣丟人的事,日子再清平,也總好過問心有愧。”
姜綰走過來,正好聽到三太太這話。
不得不說三太太能說會道,賠罪還不忘替自己辯駁。
她為什么會鬼迷心竅?
因為三房是庶出。
王爺王妃管著王府,二房有老夫人的偏袒,只有三房爹不疼娘不愛。
即便靖安王府手握重兵,王爺躲一躲腳,京都也會抖上一抖,可那是長房的風(fēng)光,王爺從不肯幫著三老爺謀官,三房只能替自己盤算。
她碰巧發(fā)現(xiàn)了二太太打清蘭郡主的主意,她不是沒想過告訴王妃,可她抗拒不了那么豐厚陪嫁的誘惑。
拿到那些陪嫁,變換成銀兩,籌謀的好,三老爺一定能往上升一升。
若不是有二太太在前頭壯膽,就是借她幾顆虎膽,她也不敢打清蘭郡主的主意。
這一點(diǎn),姜綰相信。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既然作惡,就有被人發(fā)現(xiàn)的風(fēng)險。
沒有三太太在前面擋著,她二太太偷陪嫁的事一旦被發(fā)現(xiàn),等待她的只有一個下場——
死。
雖然三老爺只會休妻。
可三太太的娘家未必會收一個被靖安王府休回家的姑奶奶。
別看現(xiàn)在老夫人以王府丟不起這個臉為由把這事壓了下來,真要想休妻,哪里需要顧及這么多?
雖然休妻丟了王府的臉,卻也告訴大家,靖安王府家規(guī)嚴(yán)厲,最是看重品行。
品行不端之人,靖安王府容他不得。
說到底,全看掌權(quán)人想不想護(hù)著了。
不得不說三太太就是比二太太聰明,這件事本來可以辦的很漂亮,只是因為鐵鷹碰巧發(fā)現(xiàn)了二太太的陰謀,把所有人的計劃都打亂了。
只要多等些日子,偷瓷器的黑鍋絕對穩(wěn)當(dāng)?shù)穆湓诙^上,有偷字畫在前,二太太就是跳進(jìn)黃河都洗不清。
見王妃沒有絲毫消氣的樣子,三太太松開丫鬟攙扶的手,直接給王妃跪下了。
這一跪,把天香院所有人,包括王妃在內(nèi)都給震住了。
姜綰眉頭擰了幾分。
能屈能伸,三太太遠(yuǎn)比她想象的要狠的多啊。
不過也是,她和二太太偷清蘭郡主陪嫁的事整個靖安王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這可不是老夫人下封口令就能止的住的。
她三太太能豁出臉認(rèn)錯,二太太可拉不下這個臉。
三太太跪在地上,懇求道,“大嫂,你就原諒我這一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