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綰聲音清脆,眼神冷冽,聽得一屋子人臉色大變,尤其是安陽縣主,幾乎坐不住凳子。
金兒重重一點頭,轉身便走,然而才走了幾步,一聲凌厲聲追來,“站??!”
那聲音從后腦勺砸過來,聽得人身子一哆嗦,金兒停了下來,雖然她很不情愿,但整個屋子,只有她挪動了腳步,這一聲“站住”不是給她的能是給誰的???
她要敢裝傻當沒聽見,老夫人絕對會叫人打她板子,想到這里,金兒心底重重一哼,她家姑娘聰明著呢,安陽縣主算計她家姑娘還想全身而退?
沒門兒!
金兒默默站到姜綰身后。
姜綰則望著老夫人,老夫人手中佛珠撥弄的飛快,顯然怒氣不小,她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姜綰,她原就上了年紀,再加上這些日子腹瀉,人消瘦了兩圈,眼窩凹陷,更顯得眼神刻薄凌厲,只見她抬起手,重重的拍在小幾上,怒道,“張口閉口就是見官,難道我堂堂靖安王府連一點家務事都處理不好嗎?!”
姜綰站在那里,面對老夫人的雷霆之怒,絲毫無懼。
找事的都不怕,她怕什么?
二太太坐在一旁,一臉看熱鬧的神情,她就知道安陽縣主嫁進來,這王府里少不了雞飛狗跳的日子,果不其然,安陽縣主可是太皇太后的心尖兒,老夫人罰了安陽縣主,太皇太后不好數落老夫人什么,難道還會把世子妃放在眼里嗎?
自打世子妃嫁進來,占盡上風,也該她吃癟了,二太太心中痛快,火上添油道,“雖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世子妃把這事捅到大理寺去,那可真是叫大理寺為難了。”
“金玉閣背后的靠山是護國公,大理寺向天借膽,敢管護國公府和我們靖安王府的事。”
頓了一頓,二太太繼續道,“不敢管還是其次,據我所知,自打世子妃一口氣在金玉閣買了兩萬兩首飾后,似乎沒再光顧過金玉閣的生意,這金簪在世子妃的手里有好些日子了,現在狀告金玉閣,不僅證據不足,只怕還會因為和金玉閣的舊怨,被人懷疑是借題發揮,禍水東引?!?
這一番話說的,姜綰都懷疑二太太是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蟲了,竟然把她一點小心意摸的透透的。
姜綰輕笑一聲,“二嬸說的在理,但別人要懷疑,我攔不住,身正不怕影子斜,金簪是我送給安陽縣主的,不把下毒之人揪出來,是我認下這罪名還是安陽縣主咽下這委屈?”
說到最后,姜綰的眸光落在安陽縣主身上。
安陽縣主臉色變了又變,她沒想到自己精心謀劃的算計最后會變成一個燙手山芋扔回她手里。
姜綰身正不怕影子斜,她是寧肯把事情鬧大也決計不會認下給她安陽縣主下毒一事的,她的態度就擺在那兒,剩下的看她安陽縣主的了,要么捅到大理寺要么忍!
安陽縣主云袖下手攢的緊緊的,這事不能捅到大理寺去,如二太太說的,大理寺不敢得罪護國公,同樣也不敢得罪靖安王府,查金簪一案會讓大理寺上下吃不下睡不著,但大理寺也不敢打馬虎眼,因為事關姜綰清白,河間王府會在背后盯著,一點小案子都查不出來,大理寺卿難道是一群酒囊飯袋嗎?
和靖安王府、護國公府還有河間王府比,即便她安陽縣主有太皇太后的疼愛,也是最好招惹的。
這案子絕不能捅到大理寺去。
可她能忍嗎?
她要能忍,就不會有這些事了。
安陽縣主一口銀牙險些咬碎,眼底的寒芒恨不能化為利刃,將姜綰千刀萬剮。
安陽縣主沒說話,姜綰可不給她保持沉默的機會,她道,“安陽縣主不說話,想來是贊同我的做法了。”
安陽縣主緊咬牙關,梅側妃惱道,“安陽是孝順孩子,她不會像你似的,把老夫人的話當成耳旁風!”
姜綰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