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大陸上的貨幣流通多以銅為基礎單位,銅上面是銀,銀上面還有金,金上面則是龍眼和魔晶。
龍眼并非是指巨龍的眼睛,那只是個比喻。
所謂的龍眼指的是成色差不多的各色寶石,在寶石工匠或者首飾工匠手里經過切割打磨拋光一系列工序后,所形成的規(guī)格體量都差不多的產物。
每一顆龍眼都具備著不菲的價值,而其本身就算單獨拿出來欣賞,也足以稱得上是一件優(yōu)秀的工藝品。
魔晶是在各種礦脈周圍極少出現(xiàn)的一種稀有伴生礦,出現(xiàn)原因不明,無固定產地。
在魔法研究當中,魔晶有著很廣泛的用途。本身既是導魔性很好的魔法材料,對于法師們而言同時還具備著加速冥想、補充魔力之類的很多效用。
在魔法工業(yè)方面,據(jù)說魔晶往往還能起到充當能源的作用。
魔晶和龍眼因為其本身的特殊和稀有性,很少會參與大陸上的貨幣流通,所以大陸上的各種交易更多的還是以使用金銀銅為主。
不過在灰幕鎮(zhèn)這種偏僻的地方,連金都很少見,或許各大勢力手里會少量持有,集市上則是幾乎見不到。
貨幣兌換方面,一百銅盾可兌換一銀狼,十五銀狼可兌換一金鷹,三十金鷹可兌換一魔晶,六十金鷹可兌換一寶石或者說龍眼,魔晶和龍眼之間的兌換一般在二比一。
以上兌換比例雖然是大陸通用,但卻并不穩(wěn)定,越靠近相關金屬產地波動就越大。
比如在某個金礦鎮(zhèn),兌換比例為十二銀狼一金鷹,而到了某個銀礦鎮(zhèn),可能比率又會變?yōu)槭算y狼兌換一金鷹。
可以說只要幸運地開采到金銀礦,成為了礦主,那么這一生你幾乎就可以說一聲衣食無憂了。
在古王國歷時期,各地的新舊礦脈屬于國家產業(yè),鑄幣權也穩(wěn)固地握在皇室和重臣手里。到了光明歷,皇權沒落,礦脈歸屬和鑄幣權也換了個主人,變成了光明教廷或者說光明神殿。
到了黑暗歷的今天,因為黑暗地域的極大限制性,大陸各領地間的貿易和貨幣流通以及管理難度提升了數(shù)倍。
黑暗議會或者說黑暗神殿不得不放開手中的鑄幣權,反過來還要鼓勵民間開采私礦,多鑄私幣,刺激貿易。基于此,民間許多沿著山體依礦而建的村鎮(zhèn)也應運而生。
不過黑暗神殿雖然放開了手里的鑄幣權,但大陸上的大宗貿易仍然以神殿金幣為主流。
既因為黑暗神殿冠絕大陸的地位,也因為神殿金幣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幾乎不會出現(xiàn)假幣或者在金幣里摻雜太多別的金屬。
下面各領地大小領主在私自鑄幣時,如果高興了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頭像鑄在幣面上,但如果你敢仿造神殿金幣,一旦黑袍執(zhí)法隊的到來,必然是領地覆滅人頭落地的下場。
灰幕鎮(zhèn),北區(qū)。
這是一家雜貨店,自德利爾從父親那一輩接手過來,已經在灰幕鎮(zhèn)上經營了八年。
街面上平時人來人往,人脈漸漸積累,這家小店在鎮(zhèn)上也算小有名氣。
此刻店主德利爾正懶散地站在柜臺后面,手里舉著塊布料,偶爾抬眼掃過街面的行人后,又繼續(xù)低頭擦擬著自己那套心愛的骨質杯具。
這間臨街的店面整體空間不小,不過后面被隔開了大半段用作生活區(qū)域,只留下一道小門連通著前面的店面。
店里的陳設很簡單,三面墻壁上三個置物柜抵墻而立,正面臨街這面一個很長的實木封底柜臺橫在了門口,只在邊緣處留一個抬板用作進出之用。
店內空間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一種開放的空曠感,只放了一張矮桌和一個高腳椅,街面上來往的客人只需要站在柜臺后面大致掃過一眼,就能看清貨架上陳列不一的貨物。
所謂雜貨店,顧名思義,并不僅僅只是銷售某種或某幾種貨品,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