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被神罰之矛鎖定,不論你躲到哪里,隨機傳送也好,原地隱身也罷,哪怕你強大得能夠撕開空間躲到另一個世界去也沒用。
神罰之矛最終都會跨越空間找到你,將你穿心而過。
大陸歷史上神罰之矛已知的總共發(fā)動過兩次。
第一次是古王國末期,亡靈之主薩克雷恩君臨大地的時候。
神罰之矛從天而降,但是很遺憾,也許是因為力量層次不同,沒能把薩克雷恩一擊釘死,不然也不會有后來上百年的血雨飄搖。
第二次的打擊對象是黑暗歷初期的巫妖王,這次就很有力,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巫妖王本身太脆,被神罰之矛穿透后直接灰飛煙滅,一點渣子都沒有剩下。
將神罰之矛的最后一次綻放光芒,留給這個叫索爾的家伙,會不會太小題大做了點?希凡克禁不住思索,畢竟面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他很難靠想象堆積起足夠的重視和戒備。
不過這個方案最終被放棄了,三席長老塞斯汀反復(fù)揚言,并不是因為黑暗議會舍不得承擔神器破碎的最終代價,而是因為發(fā)動神罰之矛后所存在的不確定性。
畢竟它有過失敗的先例,更何況現(xiàn)在名為索爾的邪惡很可能是另一個薩克雷恩。
塞斯汀在信里強調(diào),面對索爾這種極端邪惡,要動手就一定要下死手,爭取一擊斬首。要不然一旦被他跑掉,卷起復(fù)仇的風云,那代價絕對不是南北境任何一方能夠承受得了的。
然后老塞斯汀還提出,他也曾經(jīng)向北境的騎士之國皇都拜倫比安去信。只不過遲遲沒有得到任何回應(yīng),所以計劃目前只有南北兩邊的聯(lián)合,不過也足夠了。
這不是什么小打小鬧,而是近幾百年來南北境之間最大的一次圍獵,請放下不必要的猜疑和陰謀論,因為這是關(guān)系整個大陸的事情,老塞斯汀最后在信里如是說。
看完了黑暗議會的信件后,希凡克開始從頭梳理這件事情。
基本上,他還是相信以及贊成三席長老塞斯汀的提議的。倒不是什么為了整片大陸的正義目的,而是因為現(xiàn)在這顆毒瘤出現(xiàn)在了自己的地盤上,動不了也攆不走,這就很麻煩。
現(xiàn)在黑暗議會愿意牽頭做這件事正好,南境他們那邊是出于仇恨,自己這邊則是為了肅清自家花園里的禍害。所以這件事的確是可以做的,甚至對于自己而言還是件必須做的事。
只是說到黑暗議會更改后的方案,希凡克也覺得有些頭疼。
現(xiàn)在他們摒棄了發(fā)動神罰之矛的方案,而改為使用禁忌魔法陣。
這個魔法陣原本名叫‘星隕’,后來被黑暗議會改成了‘神圣寂滅’,一個更符合宗教色彩的名字。當然叫什么花哨名字并不是重點,重點是魔法陣發(fā)動所需的苛刻條件。
這本來是一個不可逆的六芒星黑暗系禁忌魔法。
完整發(fā)動需要六個相同階位的人,而且階位方面只能高不能低,要求參與法陣的每個人最低六階。也就是說你可以湊六個七階或者八階來發(fā)動,但六個三階就發(fā)動不了。
這個魔法陣追溯起來甚至比神罰之矛還古老,可以到王國歷以前魔法知識飛躍的年代。但實際上這么多歲月過去了,據(jù)說這個魔法陣歷史上只在王國歷時期發(fā)動過一次。
它的原理說簡單一點,就是命換命,也就是通過魔法自爆,來實現(xiàn)六人換一人。
六個相同階位的人,立于六芒星法陣的六個尖角。然后六個人通過燃燒自身的生命力、精神力、魔法力為代價,凝聚成精神鐐銬,將目標死死困在法陣中心。
等魔法陣施法完成后,六人瞬間同時自爆,將所有人的力量凝聚為一點,以暴烈的魔法風暴和敵人同歸于盡。據(jù)說這是個可以弒神的可怕魔法,足以想見其破壞力。
薩克雷恩君臨大地的時候,曾經(jīng)也有人提出過這個禁忌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