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堅信死亡在哪個世界都是一樣的。
一旦意識或者說靈魂死掉了,肉體是否還存在或許就意義不大了。
最開始的一段路應該不會有問題,內心平靜心情開闊,索爾相信自己能專注地走下去。
但是等到時日漸過,等到經歷長久的時間消磨后,當內心那些難以抵擋的麻木和枯燥來臨,索爾也不確定自己能堅持到什么地步。這不算寬的路面,一個分神踩空是很有可能的。
說來索爾還有點懷念之前的范圍型迷宮,四面都是道路和方向,你只要沉思或者放空心情一直走就好了,根本不用去擔心什么踩空摔死的問題,哪像眼下走個路都不敢掉以輕心。
這對于索爾而言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要怎么熬過這漫長的時光。無非是一路發(fā)散思維,然后不停依靠自己在現實世界的記憶和經歷,來填補自身的思維空洞。
說穿了就是可以通過思考,在不停的重復行走里對抗時間,哲學問題也好,荒誕猜想也罷,只要有得想就行。眼下這個迷宮的難點在于,你還不敢想得太專注,不然分心就是死。
看清了這次迷宮的惡意后,索爾隨便選了個方向,開始了這趟不知何時會到頭的旅途。
心態(tài)方面他遠比前幾次輕松,因為自己在現實世界的身體有同伴照顧著,索爾定下的極限時間是一年。如果自己在現實里沉睡一年都沒回去,她們就會用回歸藥劑把自己拉回去。
一旦強制脫離了沉睡,那這次晉階也就相當于失敗了。索爾倒不是經受不住失敗那點挫折,他在乎的是付出的時間,因為索爾一直認為,時間是世上最大的成本和最珍貴的東西。
年輕的時候不覺得,你總是認為自己可以去往任何地方,接觸任何事物,反正時間有得是。不論世界有多大,你都可以用雙腳去丈量,不論風景多絢爛,你都可以用雙眼去領略。
于是許多事情就這么擱置下來,或者說停留在了你的想象里,直到日復一日斗轉星移。
等到你向死而生,越活越窄之后,你也許才會在某一天突然發(fā)現。到頭來該愛的人沒有愛,該去的地方沒去,該做的事沒做,人生似乎就只在逼仄的三寸之間來來回回蠅營茍且。
可是特么的自己居然就老了!以前時間多很多事情不屑做,后面沒時間了也做不動了。
索爾就是提前預見了這無奈的結尾,他才時常提醒自己,自己即將死去。這個即將不是指下一刻,而是指不論還有多遠,都終將會到來的那個永恒終點,你向死而生的最后一站。
這說來有點像規(guī)則里墓碑女性墓碑上的留言,如果你的人生還剩多少天,你會怎么活?
把每一天當成最后一天來過,首先不容易,你必須是個善于堅持的人。其次很危險,因為每天一副末日將至的心情,你會很容易陷在負面里。好處是你會更珍惜當下,珍惜周圍。
接下來的很多天,該唱的歌唱完,該發(fā)的呆發(fā)過,索爾又再次陷入了長時間的靜默里。
顯然時間的毒藥又開始發(fā)作了,藥效是讓人變得麻木而遲鈍,逐漸在無盡里迷失自我。
索爾感覺自己就像只猴子一樣,整日在山壁間拽著樹藤蹦蹦跳跳,似乎已經這樣活了很久了。一時專注很簡單,永遠專注不可能,漸漸的攀爬成了種本能,一種機械的枯燥重復。
也只有某個停頓或者思維轉醒的瞬間,索爾才會嚇自己一跳,我特么剛才居然沒摔死!
然后迅速進行深刻反省,但過不了太久,整個人就會變得比之前更遲鈍,更后知后覺。
就在這種恍恍惚惚的生死由命里,索爾終于越過了最初的浮躁期,開始真正沉靜下來。
他發(fā)現這個迷宮和之前五階時的森林迷宮有點像,森林迷宮是不論你怎么走,你始終位于森林中心。這片山壁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