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去到在建的新城區(qū)時,周圍正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老地精陪同著比格爾,正在安置崔斯頓過來的新領民,分到新住房的領民們顯然很是興奮熱情。這些石質房屋可不是什么粗劣造物,質量和保暖抗寒各方面比他們原先住所還好。
原本老地精提議,為了趕工期和數量盡量先把簡陋木質房屋豎起來,但索爾認為后期領民自己翻新太麻煩,不如一步到位。分配住房時還能順便把人心篩一遍,更利于今后管理。
目前現成的安置建筑有限,所以老地精在分配房屋時,是按照崔斯頓的中低管理層所報上來的信息進行分配的。比如平民間平時人緣和風評好的家庭,可以優(yōu)先獲得房屋居住權。
只是居住權并不是所有權,想要獲得所有權,接下來三年必須服從領地的安排,任勞任怨的干活,三年后才能成為真正的戶主。至于對分配方案有意見的,那就靠邊讓愿意的來。
安置不下的人口統一先住進帳篷里,平時參與民宅建設趕工期。
這個過程里肯定會冒出許多不服氣的,說怪話的,煽動民心的家伙,正好全部一網打盡重點監(jiān)控起來。任何不服管教膽敢武力反抗的,直接送往諸神,正好還能為領地節(jié)省糧食。
他們不是奴隸,但他們同樣要享受奴隸般的監(jiān)視,至少短期內的幾年是這樣的。
收納一個領地并不只是吸收人口和財富那么簡單,肯定也會有些污穢混在其中。比如平時欺壓領民的惡棍組織,動搖人心的末日邪教等,有些惡心的蟲子是要在一開始就碾死的。
這些方面幾乎從不需要索爾插什么手,多年的鄉(xiāng)下奸詐領主經驗,老地精表示很穩(wěn),只需要猩紅十字在旁邊站臺就足夠了。所以索爾此刻來到這里,只是來感受一下喧鬧的氛圍。
如今老地精把這里稱作為中城區(qū),原來的自由之城是上城區(qū),靠近暮光山麓的那部分則為下城區(qū)。眼下不斷延伸的石板路面雖然還沒能貫穿整個中城區(qū),但也已經鋪了一大半了。
之所以先鋪石板路,是因為可以跑馬車提高運力拉送建筑材料,有利于提高建筑速度。
不得不承認人類的建設力或者說破壞力,索爾仍然還記得抗擊繞過山腳的魚人時,這里遍地荒草荊棘灌木的樣子,如今早已沒多少痕跡。房屋和耕地整齊預留,看上去就很舒服。
比格爾顯然也很興奮,興奮的主要原因是老地精給了他個正式長老的名頭。另外他還搶下了埃森一個先手,這些安置建筑本來是為布魯諾領地準備的,現在卻被崔斯頓提前占下。
當然,比格爾頭腦很清醒,就算占下其實也沒什么意義。因為今后不會再分什么你的領民我的領民,只有自由之城的領民。所以如今在老地精面前,比格爾已經開始以屬下自稱。
相比起比格爾的眉飛色舞,埃森的臉則有些黑。因為現在連崔斯頓的安置建筑都不夠還在追建,可想而知等布魯諾的領民過來只能先住帳篷了,場地也只能順著下城區(qū)那邊排開。
實際上今天一收到消息埃森就趕過來了,雖然實際投靠自由之城已經變數不大,但他還是預留了人手在自由之城傳遞情報,實時關注著這邊各種細微的變動,以得到第一手消息。
見到索爾后,埃森立刻靠過來寒暄了幾句,只是對于索爾把安置建筑優(yōu)先讓給崔斯頓領地的事,他也怪不了索爾。畢竟索爾只是答應他投靠,但總不可能有現成人口還要等著他。
幾人碰頭后又是無聊的客套往來,然后話題開始有些偏。比格爾和埃森都提出想要把自己的宅邸安置在上城區(qū),因為索爾和老地精都在那里,而且那里的商貿區(qū)已經成熟而繁榮。
索爾很想說這只是老地精順口取的名字,并不代表什么今后的貧富分化,不過看埃森和比格爾都堅持,索爾懶得開口。也許在他們這些所謂貴族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