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似乎是特意過來尋他的,見他不過來,將手中籃子里頭的吃食端了出來擱置在地,自己則提著一個空蕩蕩的竹籃走到了溫紹華的跟前,描了柳葉飄飄的油紙傘被她擱在肩上,擋去了她肩膀以上的位置。
溫紹華只覺得有一抹陰影打在自己的身上,似乎面前站了什么人似的,他抬頭去看,瞥見那婦人的模樣時,眸中凈是驚愕,驚道了一聲“是你!?”
……
自那日后,溫紹華便同失了蹤似的,既未鬧上顧王府,亦未要強行認回顧輕歡,只是日復一日的坐在那條巷子里頭,也不知在尋思些什么,古怪的叫人難以琢磨。
轉眼又是一個月余,朝中收到消息,渭水兩地的百姓被厲璟天安置妥了。
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厲璟天不僅安置好了難民,還修建了被洪水沖毀的家園,平了起義的暴民。
讓一些身體健康的婦人在他們搭建的難民營中做飯照顧老幼,并讓身強體壯的難民自愿參與修建堤壩,付與他們工錢。
不僅大大的增加了人手,還讓他們多了一份收入,難民們自是愿意的。
朝廷沒有放棄他們,還不追究他們的偏激行為,就連上次那貪官的人頭也給帶來了,難民們的怨氣頓時散了不少。
起義的暴民中也不是沒有貪心之人,可他們心里清楚,一群烏合之眾,如何能抵擋軍將!?
于是乎,在得知朝廷不會追究他們起義之事時,趁機與厲璟天提了參軍的要求。
在經過一番考核,厲璟天答應了回京之時,把自愿參軍的帶走。
厲璟天這一趟賑災之行于月底啟程回玄厲皇城。
然,京中的皇上前一日才接了厲璟天稟報要拔營回京的奏折,兩日后卻又得了厲璟天被起義的難民埋伏,身受重傷且昏迷不醒的消息。
御書房中
皇上面色嚴肅的把厲璟天身受重傷且昏迷不醒的書信遞給了他叫來的幾位皇子及顧王爺等人查看,并詢著他們的意見道“你們怎么看?此事該如何處理!?”
沈丞相與顧王爺站在左上側的位置上,勝公公把書信遞下來時,是先遞的顧王爺。
顧王爺眉心微蹙的看完厲璟天身受重傷的書信,又將它遞給了沈丞相,并不著痕跡的睇了右側立著的幾位皇子一眼,默默的收回了視線,等著他們開口。
沈丞相一目十行的把書信看完,把它還給了等候在一旁的勝公公,那勝公公這才恭恭敬敬的把書信遞給了站在首側的四皇子。
少頃,觀看完書信的四皇子隨手把書信遞給了下一位的同時,蹙著眉頭,似十分擔憂道“早些天不是說三皇兄收復了起義的難民的么?怎么又會被難民給襲擊了?難不成……”
“是難民假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