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越傳越大越離譜,不僅玄厲皇城中人皆盡知,連宮中也是謠言不斷,甚至有后妃明示暗示的跑到皇上跟前去嚼舌根子,說什么厲璟天原就是這樣的人,否則又怎會在皇上公布了他的身份之后遲遲不肯改回皇姓等。
自然,在皇上跟前嚼了舌根子的,自是少不了一頓訓斥禁足等。
可皇上越是這般,旁人越是覺得皇上偏心,傳聞便傳的愈發的激烈。
更是有人說厲璟天便是仗著皇上的偏心才這般的目中無人等。
都有人敢在皇上跟前傳厲璟天不忠不孝目中無人了,顧輕歡那邊是個什么情況,可想而知。
因著此事,皇室宗親中有人與皇上稟奏,直指顧輕歡累及皇室名聲,應將她剔除皇家姓,冠回溫姓,跪求溫氏一族之人的原諒并跪守溫氏祖墳是以謝罪。
跪守溫氏祖墳,這同讓顧輕歡在溫氏墳前懺悔及青燈古佛有什么不同?
便是拐著彎的讓顧輕歡背上不孝的名聲孤獨終老罷了。
這日早朝,久不上朝的前太傅文夫子及恭順親王赫然在列,朝中大臣紛紛上前與二人打招呼。
有與之交好的元老打趣道“許久不見您二位,是什么風把文老及恭順親王給吹到這朝堂上來了。”
說話的人是內閣張閣老,而恭順親王只是冷眼睨了他一眼,便收回了目光抬著下巴冷哼道“哼!玄厲之中有妖風橫行,本王不親自出馬,怕是鎮不住!”
近日謠言盛傳,恭順親王口中的妖風說的是誰,張閣老自是心中有數。
只不過,張閣老一向都是站在厲璟天這邊的,而關于溫府被流放一事,他多少知情。
張閣老原想替厲璟天辯說兩句,而文老此時卻朝著張閣老行了個文揖,意味深長的道“老夫久不上朝,不知諸位是否還能不忘初心?”
文老與張閣老素來交好,年少時總是滿腔熱血的私下討論政事,談遠大抱負及民間疾苦。
而如今,二人一成了教導皇室子弟的啟蒙夫子,一成了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內閣元老。
文老早便在前廢太子惜敗時便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起來,而張閣老在朝中的地位屹立不倒。
文老的一句不忘初心,似另有所指。
大抵是覺得張閣老在朝為官久了,在朝堂這個大染缸中渲染上朝中大臣的通病,自顧站隊,忙著擴大勢力了。
張閣老的面容一肅,肅聲道“自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他頓了一下,又嘆了一聲,道“文老啊!你久不問世事,有些事,未必耳聽為實,你我二人相識多年,我看人的眼光,你還信不過我嘛!?”
這時,一旁的恭順親王仍是冷哼了一聲,倨傲的負著手站在文臣一列皇室宗親的為首之位上,對一眾問候的大臣們不屑一顧。
倒是文老聽了張閣老的話后,不說話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顧王爺及沈丞相來的時候也看到了杵在朝堂上的兩尊大佛,二人對視了一眼,皆心知肚明那恭順親王及文老是為著何事再次上朝。
兩人走了過去,對著那二位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恭順親王仍是不理人,倒是文老回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