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話黃子澄是講的慷慨激昂,有理有據(jù),可惜朱允炆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甚至心里想罵人都感覺這對黃子澄來說有些多余。
聽君一席話浪費十分鐘!
黃子的話咋聽起來有些道理,實際上是禁不起深敲的,朱允炆也沒想到在這個燕王已經(jīng)被擒的時候,這黃子澄居然還是像歷史上一樣提出了先易后難的想法。
史書上記載齊泰和他倆個人一個提出先難后易,先解決燕王,一個提出先易后難,就是現(xiàn)在這種建議,朱允炆選擇了聽黃子澄的。
也有可能是對上燕王朱允炆也有些虛,想把別的籓王解決后增加點信心。
于是登位之初就七月削掉了燕王同胞兄弟周王,建文元年又削了齊、代兩王,逼迫湘王自焚,之后還愚蠢的放走了燕王留在南京的人質(zhì)燕王世子。
后面朱允炆就不斷拉稀,眼睜睜的看著朱棣在自己的國土上攻城掠地,一直到朱棣以籓王身份打進了南京。也是史上唯一一個以籓王打進皇帝的人!
這么看來要不就是他人蠢,要不就是這樣做符合他的利益,不這樣做不行。
朱允炆萬年不變的臉色終于起了一絲變化,他心中掠過朱棣的身影。
按照結(jié)果導(dǎo)向,不管是史書上還是現(xiàn)在這么做獲利最大的就是朱棣了。
朱允炆眼中閃過一絲遲疑,他好像記得燕王進京后黃子澄的結(jié)局是誅九族,女眷發(fā)為官妓。
這么看來他是朱棣的人應(yīng)該是不可能,那完全就是人蠢了,不過人蠢也不能原諒,朱允炆的念頭在腦海中一一浮現(xiàn),之后這個人要慎用了。
最好是一輩子就去與做些文章類似的事情,不可委以實事!
“嗯,你這個想法很好,說明你是用心了,朕有一件大事需要你去負(fù)責(zé),辦好了你大大的有功,而且這個事也是非你不可了!”
朱允炆一臉假笑的說道,這個人他一絲想罵他的念頭都沒有,還有用的人才需要罵,沒用的人罵他都是浪費時間。
黃子澄還不知道在朱允炆心里已經(jīng)給他打上了無用的標(biāo)簽,聽到皇帝要重用他一臉興奮,他本來就不是什么有心機的人。
“是,陛下,這些都是臣該做的,在其位謀其政嘛!陛下交給臣的事臣一定盡心竭力的辦好。”
朱允炆剛準(zhǔn)備繼續(xù)說下去,突然被旁邊一個聲音打斷了。
“陛下,不可,太常卿所說純屬謬論,燕王已經(jīng)是沒牙的老虎了,如何能放歸山林!”
齊泰知道卓敬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沒有他們幾人重要,這句反駁的話只能由自己來說。
不然真要釀成大禍可就悔之晚矣!
黃子澄聽到這話如何肯依,這齊泰就是在嫉妒自己要受皇帝重用了,現(xiàn)在急了,剛準(zhǔn)備與他爭論。
“誒,齊愛卿,話不能這么說,太常卿所說行與不行,朕自有判斷,不能說是謬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朱允炆若有若無的笑到,這番篩選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能用的大臣啊!這兩個不就是嗎!
尤其是卓敬給了他很大的驚喜,他就喜歡沉穩(wěn)的大臣。
齊泰還欲再勸,這不是小事兒“陛下……”
“不用說了,朕自有打算。”朱允炆虛抬了下手掌制止了他接下來的話。
旁邊卓敬倒是聽出了皇帝的意思,不是要放走燕王于是伸出手拉了下激動的齊泰。
朱允炆注意到他們的小動作也沒說什么,只要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就好,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把黃子澄這坑貨打發(fā)走,讓他去禍害別人去。
不然這么一個東宮舊人在身邊,用又不能用,不用別人又會說閑話,影響他聲譽,現(xiàn)在剛登位的他來說聲譽就是很重要的。
“愛卿既然提出了想法,那這個建議也由你去完成,你去給朕收集各地方籓王的罪證,朕以后一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