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已經是確定了的事情!
對百姓的判罰他看在眼里,說實話,他和那些人所說的免罰一事,當時他就知道這話是騙人的,他也是文官,如何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但是情況緊急,不如此他也不知道要怎么辦才好!
現在判罰結果出來了,郁新實在有些難受,當初他說到流放時,那些百姓眼中流露的對家人的情感,可都是貨真價實的,沒有一絲虛假。
但是隨著內閣這道命令的下達,那些人現在還想著能和家人團聚已經成了奢望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往后的歲月里能不能活著走出來都是不確定的。
郁新內心有些沉重,不是當事人也許還沒什么感覺。
那么多人名寫在紙上,也只是薄薄的一張紙,也許連一張紙都沒有,一支毛筆,輕輕的勾畫下,很有可能就是幾個家庭命運的終結!
這些都是發生在他身邊的,讓他無動于衷,他做不到,但是做不到又能如何呢!
郁新緊了緊披風,這是出來時他夫人讓他帶上,給他縫的,出來這么久,得虧了它,才免受多少風和雨。
他眺望了下遠方一望無際的莊稼禾苗,內心有些觸動,這一刻他想了很多,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想要改變百姓生存環境的想法。
只要陛下需要!只要陛下有片瓦落腳的地方給他,他不吝嗇生命,誓死于那些背后捅刀子,鼓動別人、不拿他人性命當回事的小人們“作對”!
郁新看了眼身邊陪同的地方官,呵呵一笑,內心補了一句,
“就算你們不認同!那又如何!”
…………
另一邊,方孝孺這里,內閣下發的圣旨也到了他手里。
方孝孺楞楞的看著這道圣旨發呆,過來宣講圣旨的是內閣文秘司的人,自從多了這個部門后,很多跑腿、文書上的事情都移交給了他們來處理。
而他們也樂此不疲,現在內閣文秘司已經取代翰林院成了京官們心中最為顯要的地方了,又能接觸人脈,又能擴展視野,官品又不低,求職的人已經是絡繹不絕,人人都以能進這里為榮!
這也是方孝孺更加頹廢的原因之一,文秘司成立之初,在文官們心里的圣地一直是翰林院,新科士子都是以能進這里為榮,但是現在……
當圣旨到了他手里后,可能是幸福來的太快,方孝孺沒有欣喜,只是默默的回到書房,呆呆的看著這份圣旨和手邊的一份奏折。
那是他準備呈遞的辭呈,當知道皇帝否了他擔任主審官之后,有道念頭就一直在他心里揮之不去。
他家里也是士紳出身,良田千畝,店鋪數間,耕讀傳家,維持住生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既然官場走不通,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回到家里,專注于文學、著書,對他來說也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
只是現在……
方孝孺嘆了口氣,命運無常啊!
現在他很糾結,本來已經打定主意要走的,但是現在這道圣旨一下,他心里不禁動搖了。
回家去,這不是辜負了皇帝的信任嘛?也許陛下只是一時糊涂,誤入了歧途,現在已經有了醒悟的跡象。
明白還是需要他這幫道德之臣的輔佐,這,還為時不晚,方孝儒不禁老懷快慰,捻了把胡須,給自己沾了一口小酒,準備小酌一杯!
“老爺,外面有人來訪,說是您的老朋友,好像是姓何來著,您要見他嗎?”
一個下人模樣的人小心翼翼的推門問道,注意到桌上的酒,頭低的更低了。
他也不想這個時候進來,只是外面人催得緊,不理他的話,更是威脅道“他和老爺是有要事相商,誤了事情要他負全責。”于是他實在不敢怠慢!
方孝儒放下手上的酒杯,他現在心情好,沒那么容易和這些下人計較那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