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走后,朱允炆這邊又回復了往日的平靜,波瀾不驚,剛開始的新鮮感已經在他這里完全消失不見了。
平常沒有娛樂,后宮妃子又少,朱允炆是真的無聊啊,不得不給自己找些樂子出來,他想了想,不如去司禮監看看新辦的學堂?如何?
于是喚來徐瑾讓他跟著,一路上還能介紹介紹情況。
自從上次朱允炆吩咐可以為一些太監做做啟蒙教學,徐瑾就用了心,一個是因為他現在位高權重,接觸到的人不同,也就愈加感覺到自己沒讀書的不足之處。
畢竟連朱允炆都在時常看書,多學點東西,不然如何去與那些長了幾個腦袋的大臣抗衡?
只是基礎不同,朱允炆好歹生活的年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候,也許碎片化嚴重,但是現在一朝拾起,不用花多少精力,就能成系統的過渡過來。
但是徐瑾就不同了,家里一直就窮,不然也不會選擇了進宮這條路,太祖時期又對太監是嚴防死守,敢私自讀書是要掉腦袋的。
到了現在,要他看進去,那只能說書上每個字他都認識,但是組合起來,就完全不懂了。
如此一來他也更加看重這些能讀書的后輩了,和朱允炆的想法一樣,他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多培養些人來為他做事。
于是,沒多久一間立在皇宮外城的學堂就拔地而起,一切物資都放開權限選擇了他能做到的最好的。
青磚黛瓦,四合院式的幾排房屋,面闊5間,檐角安放走獸5個,檐下施有單翹單昂五踩斗栱,內外檐飾飛鶴環繞的彩畫。明間開門,次、梢間檻墻、檻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窗。室內方磚墁地,正間還有他親自提寫一幅字,只是寫的實在不怎么樣!
當朱允炆到了目的地的時候,就看到了這一幕,他看了徐瑾一眼,內心對他的字實在嗤之以鼻。
過分!要寫不也應該是他皇帝的真跡嗎?怎么加上他的了。
朱允炆背著手緩緩走進,吩咐左右不用聲張,唱喏只有在他需要的時候才會有。
“竹,荷,梅,柳,瓜,姜……”
“跛,駝,高,矮……”
他不禁暗自點頭,學堂內被他搞的像模像樣,進去后朗朗讀書聲不絕乎耳,這些都是平常的一些事物,最是適合啟蒙之用。
“這些先生你是哪里找過來的,看著還不錯啊!”
朱允炆靠近一間教堂,看向里面,正有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在臺前手拿戒尺,走來走去的。
下面學員都身著普通儒衫認認真真的在聽講,與他當初在學校里的表現不可同日而語。不過他也沒什么可害臊的,畢竟生存環境不同。
朱允炆當初學不好只是罰站什么的,而他們學不好,挨打都算輕的,朱允炆都能想象到,不然這些十歲出頭點的孩子,如何會這么老實。
“稟陛下,這些先生都是臣派人一個個請過來的,都是些落魄在京城的秀才,學識是有的,只不過南直隸的舉人難度高,這些人沒那么多機會而已!”
徐瑾滿面堆笑,看著這些學堂里的后輩,眼神里閃過一絲溫潤,回話也更加用心了!
朱允炆點點頭“不錯,會鉆空子,束修都有足額給到吧?如果鬧出事情來,到時候才發現被底下人給蒙蔽糊弄了,臉上可就不好看了!”
他是被底下層出不窮的案子搞怕了,所以才有這一問的。
郁新的案子爆發后,各地類似的情況就頻頻被暴出來,不知道是因為這件事被鼓勵到還是別的什么……
徐瑾收回目光,眼睛里一絲冷光閃過,道“不瞞陛下,還真有這種情況,撥付的款項被一些不知死活的人截流,不過臣發現的及時,好在沒釀成大禍!”
“呵呵……正常,管不住自己的手的人永遠都不會缺,你看著吧,雖然太祖殺了那么多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