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些,沒齊泰那么復雜,到現在還沒意識到剛才的兇險,“臣想多為國家、為百姓做點事情。”
朱允炆點點頭,面無表情的臉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黃子澄想升官的那點心思瞞的住誰?
“如今戶部尚書郁新,負面纏身,陛下,如果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恐怕他是不適合繼續主持這事的,來之前我聽說內閣已經掀起了不信任的投票?”
黃子澄頓了頓,看向朱允炆,想在他的臉上尋求他對這件事的看法,不過他卻失望了。
朱允炆依舊是那副樣子,不咸不淡的注視著黃子澄,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如果僅僅是如此的話,他只能說黃子澄想多了。
主持廢除免稅田一事,雖然看著是麻煩事,但也不是誰都能去辦的,其中看得見的利益同樣不在少數,關于政治資本撈取,關于他朱允炆心中的印象,關于失地百姓心中的名望,這些不都是利益嗎?
“陛下,如果是換我來主持,臣以為有三大優勢,我細細的講來,自由陛下決斷!”
無法,黃子澄只能放棄試探,直接拋出了主題。
“哦,你說說看,有什么優勢?”朱允炆不置可否,心中腹誹,再大點優勢也抵不住讓你來的風險啊!
“臣是江西人,家里世代耕讀傳家,深入了解那些士紳們的想法,奏疏上的數據就足以證明臣是用來心的,同時臣又是一心為民,于鄉梓毫無瓜葛,這是其一。”
黃子澄站起身,一邊踱步一邊說道,這第一就是暗點出了目前為止他最大的優勢——與士紳是同路人,他來辦有好處。
但是同時,如此一來他又有與士紳同流合污的風險,所以第二句話解決的就是皇帝的這個顧慮。
黃子澄注意到陛下有所振奮的臉色,不禁更加欣喜,說話語氣都輕快了許多,
“第二呢,是臣的身份,臣是陛下潛邸之臣,對付郁尚書的手段在這里是完全不管用的,相信背后那些人也能夠明白這一點。”
朱允炆臉色起了一絲變化,有些意外他居然能得出郁新事件中背后有人這一結論,他又看了眼齊泰,不確定到底是誰想到的。
同時他承認之前確實是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算郁新雖然官職夠了,但是根基不穩的事實,導致了如今的結果,蒼蠅不叮無縫蛋,用在這里雖然不怎么貼切,但是道理卻就是這樣的。
什么是根基?除了資歷,底下人支持的多少外,作為皇帝的他的眷顧,圣恩足夠,這也是根基,而且是官員最大的根基,這一點郁新就明顯有缺了。
就比如之前事發,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放棄他,而不是堅持保他,這就是明證,給了那些人可乘之機,不然,如果換一個圣恩足夠的人,也許就這潑臟水這一招,他們想都不會去想。
黃子澄繼續開口“有此兩點,換臣來,起碼能做到的是不會和士紳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切都能商量著來,相信陛下也不是要把士紳給一網打盡。”
朱允炆注視著他的眼睛,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是小看了他,不論其他,能覺察到這兩點而且敢于直面向他要官,這就不簡單。
不過,他還是有些猶豫,好處一大堆,但是都不能抵消他來辦的風險,容錯率太低,加上他本人還不怎么靠譜,朱允炆很沒有信心。
猶豫了下,到嘴的話還是沒有說出口,先繼續看看吧。
下一刻,黃子澄就拋出了自己的殺手锏,笑著緩緩吐出了一段話,“而且臣不要求以戶部尚書的身份去主持,只要能合理的參與進去,臣不在乎尚書的職位,陛下,臣真的是一心為民啊!”
妙啊!朱允炆不禁拍手叫絕,這就是他猶豫下準備說出來的辦法,只不過他提出來的話,終歸有著些許不好。
畢竟是人家提出來的思路,也許想的就是能出任戶部尚書,他一下子就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