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自己的下場。
嘴角苦澀的勾起一絲笑容,黃子澄想死的心都有了,偏偏在這個時間點離開了南京,什么消息都得不到,現在陛下的情況對他來說完全是一無所知,就連遇刺的消息他都是與別人一樣在邸報上才看到的。
陛下是死是活,對他,都是未知數!
“快來人啊,來人!”黃子澄喊到。
門外一直有人伺候著,等待他的呼喊,聽到聲音,馬上就走了進來。
意外于黃先生臉上的惶恐,兩名下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覺得應該是出事了,桌上的邸報正隨風飄搖呢。
“準備行李,吩咐下去,馬上出發,我要在晚上之前趕回南京。”
“是,先生。”
兩人沒有多余的話,先生怎么說,他們怎么做就好,至于其中的難處,自然有別人來想辦不到他們來提醒。
未久,一陣喧嘩聲中,眾人手忙腳亂的開始收拾行李,幸好剛到這里沒多久,沒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整理,和驛站商量了下,換了幾批馬匹,眾人就已經在下面等候了。
黃子澄來不及多說什么,呼喊馬匹,“架”的一聲,在廝鳴中呼嘯而去,只留下驛站吏員滿臉的灰頭土臉和邸報上明顯的一串大字“陛下遇刺,情況已好轉,內閣督促各地官府做好分內工作……”
此時的南京城正從全城戒嚴中緩慢恢復過來,這已經是陛下遇刺暈倒后的第五天了。
第三天時朱允炆在乾清宮中幽幽醒來,能用的藥,太醫都用過了,一直到今天情況才開始好轉,皇后緊張的情緒才慢慢平復下來,趕緊通知內閣消息。
這些天來她無時無刻不在祈禱,太后宮里的佛堂悄無聲息的已經被她霸占,白天禮佛祈禱,晚上來朱允炆這伺候、陪伴。
當朱允炆醒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皇后那張蒼白的臉頰,輕輕的握了握她的手,朱允炆還說不出話,只能輕輕的拍了拍她的手安慰一下。
他很慶幸自己還能活著,暈倒的那一刻,他已經把這一切交給天意了。
總算……結局不算差,不管傷勢有多重也是活著了。
“陛下,要喝水嗎?臣妾去給你倒杯熱水。”皇后溫言細語的問道。
朱允炆點點頭,太醫囑咐他能不說話就盡量不說話,免得牽動傷口,觀察了兩天,太醫下結論說,情況已經好轉,只要好好修養后續問題不大。
只是……從太醫欲言又止,最后拉著皇后去到一邊的神情,朱允炆覺得情況可能不容樂觀。
有一絲擔心,不過,也只能放在心里,眼下他最應該做的是什么都不要想,安安心心的養傷最要緊。
那天他暈倒后,那小太監已經被押入詔獄,創造了詔獄中,官職最小的記錄。
至于宗親也陪看管起來,都在各自府中不得隨意外出。
在沒有朱允炆命令的情況下,徐瑾處理的很好,內閣大臣來了后也不在另外多說什么,只是加了個全城戒嚴,一直到兩天前朱允炆醒過來后才撤銷。
就這幾天,內閣、錦衣衛、五城兵馬司已經把全城都翻了個遍,周王更是重點監視對象,只是沒有朱允炆的命令,內閣嚴令才沒有強行闖起去而已。
內閣維穩,他們詢問過太醫,太醫的說法是陛下問題不算太大,最起碼是能醒過來的,既然如此就不能動作太大,鬧的滿城風雨,讓陛下醒過來后都不好收場。
還得虧了,朱允炆設置了內閣,他不在的這些天里,全靠內閣自行運轉,六部九卿有了頭,才沒有自亂陣腳。
不然他們六加九,十五個人,還不得吵翻天,誰也不服誰,誰也做不了主,或者是誰都能做主,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辦事。
內閣四人也有爭執,只是因為有朱高熾這個宗親,有王鈍,有張紞這些老臣,經驗豐富,才把控住了局面。